科学家修改H5N1病毒蛋白以助疫苗研究
科学家修改了H5N1病毒的一个蛋白,从而使其用于发现哪些突变可能让这种病毒进行人际传播,并创造出能用来制作预先防范性(pre-emptive)疫苗的毒株。
美国国立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Yang Zhi-Yong及其同事在8月1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究。
H5N1病毒引发了禽流感,它也能偶然传给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今年7月25日,H5N1禽流感病毒已经在全世界感染了300多人,其中192人已经死亡。
目前还没有报道H5N1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病例。科学家相信,如果这种病毒要在人际传播,它表面的一种名为血凝素的刺状蛋白必须发生变异。血凝素蛋白的一个称之为受体结合区(RBD)的部分与宿主细胞的特定部分结合在一起之后,这种病毒才能再进入宿主细胞。
NIAID的科学家让H5N1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区发生了特定变化,然后测试了结构发生变化的受体结合区识别禽类和人体细胞的能力。他们并没有使用真的禽流感病毒,而是在一种人造病毒上改变了血凝素蛋白的受体结合区(RBD)。这种人造病毒被称为假病毒(pseudoviruses),它不会引起疾病,但也能成为H5N1病毒的一个良好模型。
科学家相信,这种方法能指导开发疫苗和治疗性抗体,在H5N1禽流感病毒变得适应人际传播之前就可以评估这些疫苗和抗体。
论文通讯作者、NIAID疫苗研究中心的主任Gary J. Nabel对记者说:“并不能保证我们会精确地发现H5N1病毒适应人体细胞所需的变异,但是我们能为大多数可能发生的变异做好准备,病毒变异得能识别人体细胞受体的方式可能并不多。”
他还说,这项研究中创造的新的病毒毒株可以被用来制造疫苗库存,对付可能的H5N1禽流感病毒变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的董小平领导了中国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人用禽流感疫苗项目,他对这项研究表示欢迎,他说:“正在开发的针对H5N1病毒的疫苗中,血凝素蛋白是最常用的靶点。这种方法也许能有助于通过不同方法开发的疫苗在血凝素蛋白上面找到一些通用的靶点,”
不过,董小平也告诉记者:“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测试被鉴别出来的血凝素蛋白的变异与携带它的假病毒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也要认真研究这种相互作用引发的安全性问题。”
来自美国国立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华裔研究人员杨志勇(Yang Zhi-Yong,音译)和同事通过对H5N1病毒的一个蛋白进行改造,从而使其能用作发现哪些突变可能让这种病毒进行人际传播的“探测器”,并创造出先发制人的疫苗的病毒株。研究人员将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10日的《科学》杂志上。
H5N1病毒引发了禽流感,它也能偶然传给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今年7月25日,H5N1禽流感病毒已经在全世界感染了300多人,其中192人已经死亡。目前还没有报道H5N1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病例。
H5N1的含义如下:H被称为红细胞凝聚素,N被称作神经氨酸苷酶,它们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H有1—15个亚型,N有1—9个亚型在甲型病毒的情况下);由于H和N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病毒要在人际传播,那么必定需要其表面的一种名为血凝素的刺状蛋白必须发生适当变异。当血凝素蛋白的一个称之为受体结合区(RBD)的部分与宿主细胞的特定部分结合在一起之后,这种病毒才能再进入宿主细胞。
NIAID的研究人员使H5N1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定变化,然后测试了结构发生变化的受体结合区识别禽类和人体细胞的能力。实验中,他们并没有使用真的禽流感病毒,而是在一种人造病毒上改变了血凝素蛋白的受体结合区。这种人造病毒被称为假病毒(pseudoviruses),不会引起疾病但可作为H5N1病毒的一个良好模型。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能指导开发疫苗和治疗性抗体,在H5N1禽流感病毒变得适应人际传播之前就可以评估这些疫苗和抗体。
2006年底,由华人女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小组,就找到了H5N1病毒的弱点,那就是促使它长形的蛋白尾巴发生突变,来阻止病毒感染其它细胞。这个办法推而广之,或可有效遏制其它流感的传播。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报道说,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华人女科学家陶怡芝(译音)领导的小组,可能找到了H5N1病毒的弱点。这个 “死穴”就是H5N1病毒长形蛋白尾巴的环形部分。这种称为核蛋白的物质,主要用途是“挟持”并潜入宿主细胞,使之成为病毒制造工厂。
核蛋白凝聚成一个个小环状,层层重叠成一条圆柱。病毒的核糖核酸染色体组会围绕这条圆柱,然后复制病毒再侵袭其它细胞,可见核蛋白是传播病毒的“元凶”。专家由此发现只要令这个核蛋白圈氨基酸产生突变,便足以阻止核蛋白形成圆柱状,从而阻碍病毒的扩散。
自2004年起、迄今上报给WHO世界卫生组织接近200名H5N1人禽流感患者确诊病例,大多症状严重,已经死亡过半。表明:这些上报的H5N1人禽流感确诊病例患者的免疫系统,针对H5N1人禽流感病毒感染致病、不能形成有效免疫应答保护机制。
追溯2004年4到6月,瑞典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医学院博士安娜•托尔松等研究人员,调查2003年底、在越南河西省农村地区爆发流行H5N1禽流感疫区,4.55万名随机挑选的农村居民,其中超过80%居民家中饲养有家禽,25%的居民有家禽发病死亡;共有8149人出现了发烧和咳嗽等流感症状,其中约有650人至750人直接接触过病禽或死禽;这些患者大多发病症状轻微,而且发病3后就已痊愈。
官网:www.cxbio.com | 微信服务号:iseebio | 微博:seebiobiotech |
商城:mall.seebio.cn | 微信订阅号:seebiotech | 泉养堂:www.canmedo.com |
相关资讯
- 地表最强辅助:哮喘老是治不好?益生菌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 Science子刊:利用智能手机超灵敏定量检测唾液中的新冠病毒
- Nat Materials:液体活检技术或有望成为早期方便检测肝细胞癌的新型手段
- 多肽从荷尔蒙到武器的进化
- 西宝生物 -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编号:8529413
- 中国学者:转基因与传统农业可以共存
- 西宝生物将于2017年3月参展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
- 建设国内最大水平最高海洋生物研发转化基地
- Cell子刊解读!科学家们深挖抗体谱寻找治疗SARS-CoV-2之法!
- Jackson 血清学检测用亲和纯化抗人二抗
新进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清除人体内衣原体感染的关键钥匙
- iScience:一种对抗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途径
- 真的有可以中和所有已知COVID-19毒株的抗体?
- 细胞“废物”使抗癌的免疫细胞恢复活力!
- 男性注意!这种食品摄入过多会导致结直肠癌
- 无路可退!主食中的农药残留,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
- Cell出乎意料新发现:原来是这种“濒死体验”让癌细胞恶化
- 研究发现,冠状病毒的形状会影响其传播
- Science Advances新突破:快速高效生产人体免疫细胞的新方法
- 《Nature Genetics》确定10个克罗恩病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