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一种被忽视的热带疾病,蛇咬伤中毒(snakebite envenoming)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许多伤亡:每年造成13.8万人死亡,约40万受害者留下永久性残疾。锯鳞蝮蛇(saw-scaled vipers)咬伤中毒会导致全身出血和凝血障碍,是非洲和亚洲蛇咬死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

这种疾病很难治疗,这是因为抗蛇毒血清价格昂贵,在偏远地区无法获得,而且每种蛇类都有其特殊性。
抗蛇毒血清是治疗蛇咬伤中毒的唯一特效药物,但特异性差,由于其静脉注射和不良反应率高,必须在临床环境中使用。这种要求导致资源匮乏地区的治疗时间大大延误,并严重影响了患者在蛇咬伤中毒后的治疗效果。
二巯基丙醇化学结构式。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金属离子螯合剂作为蛇咬伤院前治疗的价值。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e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repurposed metal chelator as an early-intervention therapeutic for hemotoxic snakebite”。
在测试的金属离子螯合剂中,他们发现二巯基丙醇(抗路易氏剂药)及其衍生物2,3-二巯基-1-丙磺酸(DMPS)在体外能有效地拮抗锌离子依赖性蛇毒金属蛋白酶的活性。此外,DMPS延长小鼠临床前蛇咬伤中毒模型在各种锯鳞蝮蛇毒液中的存活期,甚至完全存活下来。
在“挑战和治疗”模型中,DMPS也显著延长了存活期,在这种模型中,注射毒液后延迟给药,而口服这种金属离子螯合剂可提供部分保护,防止毒液中毒。
最后,较早地口服DMPS药物与延迟的传统抗蛇毒血清静脉给药相结合的潜在临床方案可长期在体内免受毒液致死效应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和经济地重新利用金属离子螯合剂DMPS可以在体外和体内有效地中和锯鳞蝮蛇毒液,并强调了这种药物有望作为一种早期的院前治疗干预措施来治疗蛇咬伤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