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生物
欢迎访问西宝生物科研产品官网 !

西宝生物

西宝生物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优选的综合服务商

全国服务热线:400-021-8158

24小时短信服务: 13917439331

您是否在搜:核酸室温保存 | 二噁英检测 | 食品安全 | 玛卡提取物 | 维生素K2 | 修饰性PEG | 岩藻糖

西宝生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站搜索 » 搜 索:基因变异
帕金森病多维度病因新视角:细胞色素P450酶系成为发病机制新关键
本研究突破传统单因素病因框架,提出帕金森病(PD)的多维度发病机制,通过系统分析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基因变异与PD的关联,揭示P450s作为连接遗传易感性、环境毒素暴露和代谢紊乱的关键枢纽。[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20251015_industrialnews_1.html
Broad研究所创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靶向和纠正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
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建立了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分子化合物集合,可以以新的方式挖掘那些针对疾病相关基因变异的分子化合物。由于创新的化学方法,该文库包含了超过300万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设计成将两种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并使用一种作为屏障来稳定另一种并逆转其与疾病相关的影响。[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20250108_industrialnews_1.html
Nature Medicine:<font color='red'>基因变异</font>可能是糖尿病差异的原因!
6月25日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非洲血统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基因变异与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携带G6PDdef变异基因的人可能会延迟糖尿病的诊断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所需的治疗,因为它与HbA1c水平降低有关,HbA1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血糖水平临床指标。[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medicinejybykn_1.html
PCR-反向点杂交法试剂盒原辅料
PCR-反向点杂交,也称反向斑点杂交,常用于基因分型、基因突变的检测。其应用广泛,包括基因诊断、药物研发、种群遗传学研究等领域。例如,在基因诊断中,PCR反向点杂交法可以用于检测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从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药物研发中, 该方法可以用于筛选药物靶点和评估药物疗效。[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pcrRDB_1.html
Nature Medicine发现了新的<font color='red'>基因变异</font>,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通过由哥伦比亚安蒂奥基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临床评估,在Mass Eye and Ear和洛杉矶儿童医院进行的遗传和分子研究,在MGH进行的神经成像和生物标志物研究,以及由德国汉堡-埃本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神经病理学研究,研究小组确定了一种新的基因变异,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该变异发生在与2019年报道的同一家族病例不同的基因上,但指出了一种共同的疾病途径。他们的发现还指出了大脑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可能在未来提供最佳的治疗目标。[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medicinefxlxdj_1.html
人类大脑白质连接问题的遗传因素
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的一组医学科学家发现,人脑白质的结构差异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rldnbzljwtdycys_1.html
为什么我们对新冠等疾病的反应不同?Immunity发现人与人之间T细胞受体基因存在很大差异
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编码T细胞受体的基因在人和人群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感染等疾病的反应不同。发表在《免疫》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一些基因变异遗传自尼安德特人。[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wsmwmdxgdjbdfybtimmu_1.html
感染新冠竟丧失嗅觉和味觉?Nature子刊揭示<font color='red'>基因变异</font>或是罪魁祸首
对于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来说,最快给出的生理信号之一是嗅觉或味觉的丧失。现在,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人体内的一些基因变异可能是剥夺他们感觉器官功能的罪魁祸首。[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grxgjssxjhwjnaturezk_1.html
鸭子出现变异禽流感病毒亚型
为了应对禽流感流行,我国在2017年9月推出了一种新型鸡用疫苗。近日,中国农科院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疫苗效果显着,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在未免疫的鸭子中发现了H7N9和H7N2的两种新基因变异亚型。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上。[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yzcxbyqlgbdyx_1.html
重磅!鉴定出导致血癌前疾病的遗传性变异和获得性突变
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白细胞病症。它与较高的某些血癌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首批已知的遗传性基因变异中的一些基因变异能够显著增加一个人患上克隆性造血的几率。[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zbjdcdzxaqjbdycxbyhh_1.html
Nature:新研究在鉴定炎症性肠病遗传病因上取得重大突破
学家们已接近于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600多个潜在致病基因中筛选出导致这种疾病的特定基因。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美国布罗德研究所和比利时列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紧密合作构建出一种高分辨率图谱来研究哪些基因变异体与这种疾病存在因果关系。[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xyjzjdyzxcbycb_1.html
Cancer Cell:华人科学家开发多肽药物可精准治疗前列腺癌
在最近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治疗策略,可以靶向大约一半前列腺癌中都会发生的基因变异[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cancercellhrkxjkfdty_1.html
精心策划的<font color='red'>基因变异</font>体
DNA复制时机因人而异 想象一下让你复制一个图书馆,若要一个人做这事几乎要永无止境了。你或许要叫上一些朋友,做个分类计划,然后各个击破。 当人类的细胞在每次分裂的时候,都将面临复制60亿个DNA(脱氧核糖核酸)字母的艰巨任务。然而,DNA的复制机制并不是逐条染色体慢慢复制,而是在多个起源点同时“发力”。一些区段可能比另一些更早或更晚得到复制。 来自哈佛医学院、哈佛布罗德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基因学家开展了一项新研究,他们发现,包括起源点位置和DN**段复制顺序在内的“复制时[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gene_mutant_20141203_1.html
记录总数:13 | 页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