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军刀”的双面性:CRISPR基因编辑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2021-11-30 13:57 ]
- 作为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的代表,CRISPR/Cas9系统已经凭借其成本低廉、简便易用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内的高效工具,一度被科研人员称为“瑞士军刀”。目前,CRISPR/Cas9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细胞基因编辑、基因调节、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构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治疗研究等领域。
- 小黑痣是怎么癌变成黑色素瘤的?与周围皮肤中的环境信号有关反应,提高移植细胞的生存率[ 2021-11-29 15:24 ]
- 几乎每个人生下来都有黑痣,黑痣有可能会癌变黑色素瘤,但这种癌变是怎么发生的,最近发表的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研究,对黑痣转变为黑色素瘤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解释。
- 《Nature》:疱疹病毒看似“低调的青铜” ,实则“神秘的王者”[ 2021-11-26 13:00 ]
- 有种病毒很狡猾,当你身体无恙时它在冬眠,当你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它就趁虚而入,在皮肤、口腔和眼睛等部位引起水泡、溃疡等伴有剧痛的症状。而这一切都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所引起的,包括1型(HSV-1)和2型(HSV-2)两种。HSV-1可以通过看起来完全正常的口腔或皮肤传播,传播之后也基本不会引起不适的症状,而是会在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中蛰伏;HSV-2则主要通过性传播,隐居在生殖道中。
- 最新研究表明,喝咖啡和茶可有效降低中风与痴呆的风险![ 2021-11-25 09:09 ]
- 以往有研究表明,喝咖啡和茶有诸多好处,但是对于咖啡和茶的摄入量与中风和痴呆症事件之间的关联鲜有涉及。最近,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喝咖啡和茶可以降低患上中风和痴呆症的风险。最终研究结果以“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and risk of developing stroke,dementia, and poststroke dementia: A cohort study in the UK Biobank”为题,发表在《PLOS Medicine》上。
- 基础科研 | 石墨烯 YYDS!Science Advances:石墨烯生物支架用于抑制器官移植的炎症反应,提高移植细胞的生存率[ 2021-11-24 10:00 ]
- 2021年11月,来自斯坦福的研究者们在Science 子刊上发表题为:《Localized drug delivery graphene bioscaffolds forcotransplantation of islets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文章,报道了关于三维支架用于胰岛细胞移植的最近工作进展。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可植入的石墨烯生物支架,这种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可以携带地塞米松(Dex),使其成为局部消炎药传递平台,避免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的全身性的副作用,同时能够精确地调节移植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
- 心脏发育机制的大发现!Science:机械应力对心脏瓣膜形成过程的调控机制[ 2021-11-23 14:53 ]
- 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循环系统中的动力,是生物体内最关键的和最精密的器官之一。在心脏内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如此精密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近日,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Julien Vermot研究组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Bioelectric signaling and the control of cardiac cell identity inresponse to mechanical forces”的文章,阐述了心血管瓣膜的形成过程以及机械应力在此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 “拔火罐”就能接种疫苗 科学家“古法今用”将递送效率提高了近100倍[ 2021-11-22 14:23 ]
- 拔火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中医讲拔火罐具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的作用,是很多人常用的养生方法。不过,拔个火罐就能轻松接种疫苗您听说过吗?
- 重磅研究!与治病和延缓衰老的“神药”相比,饮食才是灵丹妙药![ 2021-11-19 09:19 ]
- 研究发现,与通常用于治疗糖尿病和延缓衰老的三种药物相比,营养对衰老和代谢健康的影响更大
- 《Science》子刊:首次发现失眠是致命性脑动脉瘤破裂的潜在危险因素[ 2021-11-18 08:58 ]
- 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16%的人几乎每天熬夜“爆肝”。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面对日常的生活压力或精神压力,到了晚上要么睡不着,要么舍不得睡觉。
- 晚上10:00至10:59是最佳入睡时间!睡得太早太晚都会增加疾病风险![ 2021-11-17 10:54 ]
- 很多研究表明,作息时间紊乱会打破人体内部生物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迫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总是无法拥有正常且规律的作息,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饱受折磨。
- 神经退行性疾病新型疗法出炉!《iScience》提示脂肪细胞或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下降[ 2021-11-16 12:30 ]
- 在以往的研究中,神经元被证实可以表达各种脂肪因子的受体,这表明脂肪组织释放的因子很可能直接与大脑产生联系。尽管以往的研究已经建立了脂肪组织和大脑之间串扰的因果关系,但是脂肪细胞对大脑不同神经元区域的直接影响尚不清楚。
- 如此狡猾!招恨的癌细胞究竟是如何侵入不同类型的组织器官的?[ 2021-11-15 14:14 ]
- 癌细胞,是我们所熟知最狡猾的细胞之一,不仅会利用伪装隐藏起来,躲避免疫细胞的侦查与追击,还有强大的侵袭能力,破坏正常器官组织的运转,导致转移癌的出现,那么,癌细胞究竟是如何侵入不同类型的组织器官的呢?
- Nature:针灸不再是“玄学”!中美科学家首次证明针灸的神经解剖学原理[ 2021-11-12 14:33 ]
- 针灸作为中华民族延续下来的宝贵遗产,造福了千千万万的病痛患者,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然而对于针灸疗效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却少之又少。
- 《Science》子刊:首次发现新冠感染具有长期免疫记忆,疫苗效果或可再强化![ 2021-11-11 09:02 ]
- 近期,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SARS-CoV-2 infection generates tissue-localized immunological memory in humans”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新冠感染在人体内具有长期免疫记忆。研究人员发现,在新冠患者的肺部以及肺周围的淋巴结中不仅存在SARS-CoV-2特异性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还存在SARS-CoV-2特异性生发中心。这对于优化疫苗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BMJ子刊:未来20年,中国将有86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癌症![ 2021-11-10 09:09 ]
- 研究显示,未来二十年,中国因吸烟相关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预计将增加近50%,如果将人口老龄化考虑在内,在2020年至2040年间,与吸烟相关的癌症死亡人数将在男性中增加44%,在女性中增加近53%。
- 《Nature》重磅:CAR-T治疗实体瘤迎重大突破,新一代疗法或将成癌症克星![ 2021-11-09 13:36 ]
- 众所周知,CAR-T细胞疗法对于血液癌可谓是一种重磅杀伤武器,但是却在实体瘤领域并未显现巨大威力,其原因之一便是缺乏肿瘤特异性靶点。
- 癌症疫苗重大进展!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明通过肿瘤细胞的低温硅化来制造癌症疫苗的技术[ 2021-11-08 11:06 ]
- 癌症疫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门之一,且宫颈癌疫苗已经问世,这无疑给其他癌症疫苗研发带来了无限希望。
- 以毒攻毒,病毒治脑癌!日本率先实现应用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脑胶质瘤[ 2021-11-05 13:27 ]
- 11月1日,第一三共宣布,其与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Tomoki Todo博士联合开发的溶瘤病毒DELYTACT?(teserpaturev/G47?)*1在日本正式上市,并在指定医院销售,第一三共将尽快建立稳定的药品供应体系。
- 柳叶刀:大队列3期临床研究表明Tirzepatide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甘精胰岛素[ 2021-11-04 12:29 ]
- Tirzepatide,是一种新型 GIP 和 GLP-1双重受体激动剂,目前正在研发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与 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Tirzepatide通过作用于胰腺β细胞以增强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糖控制。此外,Tirzepatide与脂肪和脂蛋白代谢、血压和其他心血管保护标志物的改善有关。Tirzepatide还能显著降低食欲,减轻体重。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
- Science子刊:为免疫系统提供“叫醒服务”或可有效清除体内肿瘤![ 2021-11-03 09:16 ]
- 肿瘤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治疗方法。但是这种疗法有时候会出现抗原呈递细胞无法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出现免疫逃逸,无法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因而是否能够有效唤醒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成为抗肿瘤反应的一个关键环节。
- Nature重磅:克服细菌耐药问题,一种新型合成抗生素或将成为耐药菌“克星”![ 2021-11-02 14:16 ]
- 如今,抗生素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问题正在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呼吁社会各界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研发新的抗生素以克服细菌耐药也成为了科学家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课题组建立靶向RNA的病原检测新方法mtNGS和mtTGS[ 2021-11-01 13:15 ]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课题组与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南方医科大珠江医学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建立了RNA/cDNA靶向测序(mtNGS)。
- 撸铁过猛肌肉酸痛?别担心,Science揭示受损肌肉自我修复的秘密[ 2021-10-29 12:39 ]
- 当我们进行高强度的“撸铁”训练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而休息两天后又变得生龙活虎,这是因为肌肉干细胞可以与受损肌细胞融合或者生产新的肌纤维。近期,来自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William Roman等人发现了一种肌细胞自我修复的全新机制,它不依靠肌肉干细胞,而是肌纤维通过细胞核的迁移,实现损伤后的再生。相关研究于2021年10月15日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题为“Muscle repair after physiological damage relies on nuclear migrationfor cellular reconstruction”。
- 颠覆认知!Science子刊揭示红细胞“新身份”:不仅是氧气“搬运工”,还是人体免疫“哨兵”[ 2021-10-28 13:11 ]
- 众所周知,在血液循环中,红细胞主要负责向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好像一个安静低调的搬运工。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红细胞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
- Nature:为啥喝奶茶容易长胖? 果糖促进肠道绒毛增长,累积脂肪[ 2021-10-27 09:16 ]
- 不开心时,来一杯奶茶心情倍爽;开心时更需要来一杯奶茶助兴,吃甜食、喝甜饮料确实是很多人治愈和庆祝的方式。奶茶不仅使人快乐,还会让人变成肥宅,喝奶茶一时爽,蓦然回首发现又长胖!
- Nature子刊:用细菌递送药物到癌细胞内,有效治疗肝癌和乳腺癌[ 2021-10-26 09:26 ]
- 2021年10月21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联合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无毒、基于细菌的递送系统,沙门氏菌,它不仅可以轻松进入细胞,而且可以专门针对癌细胞直接输送蛋白质(药物),且不影响健康细胞。
- 科幻!ACS NANO:纳米机器人用于肿瘤细胞局部治疗[ 2021-10-25 12:51 ]
- 总结:随环境变形的磁驱水凝胶微纳米结构(纳米机器人)实现了微观上局部药物(DOX)包封和可控释放。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改造用以操作或者保护各种分子,比如容易被破坏的药物分子和多肽药物等。因此,微纳米机器人技术在肿瘤治疗、干细胞移植、活体生物传感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
- 攻克阿尔茨海默症的曙光!纳米酶复合材料或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症[ 2021-10-22 12:47 ]
-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与淀粉样蛋白原纤维(Aβ)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NFTs)密切相关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治疗AD的药物一直在开发,但是效果都很有限,主要原因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差或有显著的副作用以及血脑屏障穿透性较弱,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无需肾移植!Nature子刊:科学家通过逆转小鼠多囊肾病揭示肾脏的可塑性[ 2021-10-21 09:12 ]
- 多囊肾,即正常肾组织被无数小囊所代替,外形似一串葡萄。可分为4型:①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②肾发育不良;③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④尿道梗阻多囊肾。其中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又称成人型多囊肾(ADPKD),发病率为1/500~1000。临床特征包括充满液体的囊肿的生长,使肾脏变形和扩大,并引发炎症和纤维化等继发性过程,这导致大多数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
- 地表最强辅助:哮喘老是治不好?益生菌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2021-10-20 12:38 ]
-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临床表现为喘息、咳嗽、胸闷、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睡眠障碍等,并且可能诱发气胸、肺不张、慢阻肺、支气管扩张或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
- 为什么你越减越肥?《iScience》:体内缺少这种蛋白,再怎么减肥都是白费![ 2021-10-19 13:21 ]
-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6.5亿成年人患有肥胖症。因此减肥俨然成了当下热门的话题,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为何有些人每天坚持减肥,体重却依旧不断上涨呢?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自然》子刊对体细胞、胚胎、精子测序发现重要基因![ 2021-10-18 13:37 ]
- 人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而每个细胞分裂时都需要复制基因组。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DNA聚合酶按照模板链合成新的DNA链。当然,这一过程需要保证极低的误差率,这种低误差率是通过基础结合的保真度、聚合物的校对能力以及DNA错配修复的监测来保证的。在这一过程中,核酸外切酶具有校对活性,可以识别和去除错配的碱基。
- 年轻人,当心了!新研究揭示:现在不关心血压,未来或比同龄人“更傻”[ 2021-10-15 12:49 ]
- 血压升高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健康风险因素,也是导致人们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大约31%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另有25-50% 处于高血压前期,这些人群面临着更高的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随着科学研究持续推进,人们甚至发现,血压升高会让人“傻”得更快。
- 建模成功!Nature子刊:成功建立新冠肺炎重症模型,揭示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2021-10-14 12:25 ]
- 自2019年年底开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全球死亡率居高不下,已经导致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COVID-19的临床症状多样,从发烧、乏力、干咳到呼吸困难,从轻度肺炎到急性肺损伤(ALI)和严重病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出现。
- 全球首例!脑电刺激成功拯救重度抑郁症患者,治愈抑郁症时代离我们不远了?[ 2021-10-13 12:46 ]
- 如今,抑郁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2020 年全球每 10 万人中约有 3153 例重度抑郁症病例、4802 例焦虑症病例。与年龄较大的人群相比,年轻人群的抑郁和焦虑患病率增幅最大,尤其是20 至 24 岁人群。因此,如何让抑郁症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病症甚至治愈亟待新的解决方案。
- 牛津科学家发现:通便也能通记忆,这种药物或可打造“最强大脑”[ 2021-10-12 14:24 ]
- 众所周知,很多精神疾病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不仅限于记忆缺陷,还包括学习、注意力、语言以及处理速度等方面的障碍。这类障碍会对生活质量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迫切需要开发可以改善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认知缺陷的治疗方法。
- 盐要涨价了!Science子刊揭示:高盐饮食或可诱导有效的肿瘤免疫![ 2021-10-11 12:57 ]
- 高盐饮食是指每天食用食盐超过6g的饮食。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认知当中,这种饮食方式似乎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做到少盐。以往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出血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更甚者高盐饮食会加重胃溃疡与胃癌的风险、减弱免疫系统的抗细菌能力等等。
- Nature重磅:肿瘤代谢废物竟是“宝”!经细菌“改造”后,可帮助免疫治疗效果提升30%[ 2021-10-09 14:18 ]
- 自《Science》杂志将免疫疗法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开始,这一疗法就成为诸多肿瘤患者的新希望。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技术等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免疫疗法进入黄金期,众多生物制药公司积极布局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获批上市,使得多种免疫疗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JAMA子刊:0糖0脂能减肥?当心了,无糖饮料可能会让你更胖[ 2021-10-08 13:00 ]
-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含糖(蔗糖)、高热量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饮食词汇,因此一系列“0糖0脂肪0卡”的网红饮料应运而生。然而,一项报告表明,如果真的相信这些“无糖”饮品可帮助减肥,那就“too young,too naive”了。
- Nature:远离高脂饮食!脂肪不仅会让你长胖,还会让你变秃[ 2021-09-30 12:35 ]
- 众所周知,肥胖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甚至脱发等都与肥胖密切相关。而最近,来自东京医科牙科大学(TMDU) 的一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对高脂饮食是如何引起脱发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篇文章题目为“Obesity accelerates hair thinning by stem cell-centric convergingmechanisms”。
- 羊驼拯救世界?科学家发现,理想的COVID-19疫苗可能来自这一“神兽”[ 2021-09-29 09:50 ]
- 针对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当前全球已有多款疫苗上市。然而,尽管各大制造商均在全力生产疫苗,接种的速度仍然赶不上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疫苗的效力开始下降。研制出一款产量更大、效果更持久的COVID-19疫苗成为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目标。
- 肺癌的控制率可达100%!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能否创造奇迹?[ 2021-09-28 16:21 ]
- 此前,康方生物在CSCO会议上介绍了旗下PD-1/VEGF双抗AK112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9月26日,康方生物公开了该研究的二期临床最新数据,研究显示,AK112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控制率可达100%!
- Science重磅:局部重编程让心肌细胞“返老还童” 让心脏实现再生![ 2021-09-27 13:25 ]
- 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现患人数约2.9亿,其中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患者就超过了2500万人,随着发病人数的持续增加,保护心脏、保持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心脏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成年人的心脏几乎不具备自愈和再生能力,一旦受损就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一旦患上心脏病,这种不可逆的心脏损伤将跟随终生。
- Nature重磅:这种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或将迎来精准治疗时代[ 2021-09-26 15:31 ]
-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一些不常见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0%。与小细胞癌相比,NSCLC生长较慢,转移相对较晚,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
- 最新!美国新冠“零号病人”大概率出现在2019年9月前后[ 2021-09-24 12:34 ]
- 9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ating the First Case of COVID-19 Epidemic from a Probabilistic Perspective”的研究报告,通过使用新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推断了美国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起源时间。
- Cell子刊:再创生命奇迹!科学家利用多能干细胞成功培育人造精子,可生育健康后代[ 2021-09-23 14:27 ]
- 人类生育力下降,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不孕不育患病率从1997年的11.0%上升到了2017年的15.0%,根据推算,在人口增速放缓的当下,到2023年时,在不足7亿的育龄人口中,预计将有超过1.12亿人面临不孕不育。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18%左右,不孕不育夫妻约有6000万对。随着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等原因,不孕不育夫妇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 AJCN:要长寿,常吃豆!长期食用大豆饮食可让大脑“更灵光”[ 2021-09-22 12:35 ]
- 事实上,已有多项研究指出,包括大豆成分在内的健康饮食或是物质成分能够改善大脑功能。2021年8月,《Neurobiology of Aging》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那些摄入更多大豆、坚果、橄榄油和鱼类的老年人往往有着更低的脑铁水平,并且具有超出其自身年龄段的良好的工作记忆表现。
- Nature重磅:离人造生命又近一步?首个具有主动运输能力的“人造细胞”问世![ 2021-09-18 14:41 ]
- 近日,这一难题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ansmembrane transport in inorganic colloidal cell-mimics”的研究,他们利用人工合成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单个微孔的“无机中空微胶囊”,它可作为一种“人造细胞”,重现活细胞的基本功能,实现主动运输。
- 辅助生殖上热搜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迎来“世纪机遇”[ 2021-09-17 12:35 ]
- 9月15日,辅助生殖技术需求飙升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三胎开放政策的激励下,多家医院的辅助生殖科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咨询患者,部分三甲医院甚至“一号难求”。在辅助生殖的各种技术中,目前最主流的一种是“体外受精”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试管婴儿,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试管婴儿诞生。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内辅助生殖需求的增长,辅助生殖市场正迎来一轮史无前例的世纪机遇。
- 颅脑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是怎么发生的?Science:补体介导炎症及神经损伤![ 2021-09-16 13:13 ]
- 创伤性脑损伤 (TBI)是导致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TBI 影响着全球6900余万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感觉处理困难、睡眠中断和癫痫等不良后果。其中大多数在TBI发生后数月或数年由继发性损伤引起。TBI的原发损伤本质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了解继发性损伤发生的时间、节点和机制对于预防或治疗TBI后残疾至关重要。
西宝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021-8158
公司传真: 021-50272982
公司邮箱:
market@seebio.cn
公司地址:总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毕升路299弄11号502室 邮编:201204
研发生产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宏路508号5幢 邮编: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