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生物
欢迎访问西宝生物科研产品官网 !

西宝生物

西宝生物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优选的综合服务商

全国服务热线:400-021-8158

24小时短信服务: 13917439331

您是否在搜:二噁英检测 | 食品安全 | 玛卡提取物 | 维生素K2 | 修饰性PEG | 岩藻糖

年轻人,当心了!新研究揭示:现在不关心血压,未来或比同龄人“更傻”[ 2021-10-15 12:49 ]
血压升高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健康风险因素,也是导致人们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大约31%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另有25-50% 处于高血压前期,这些人群面临着更高的中风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随着科学研究持续推进,人们甚至发现,血压升高会让人“傻”得更快。
建模成功!Nature子刊:成功建立新冠肺炎重症模型,揭示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 2021-10-14 12:25 ]
自2019年年底开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全球死亡率居高不下,已经导致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COVID-19的临床症状多样,从发烧、乏力、干咳到呼吸困难,从轻度肺炎到急性肺损伤(ALI)和严重病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出现。
全球首例!脑电刺激成功拯救重度抑郁症患者,治愈抑郁症时代离我们不远了?[ 2021-10-13 12:46 ]
如今,抑郁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际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 2020 年全球每 10 万人中约有 3153 例重度抑郁症病例、4802 例焦虑症病例。与年龄较大的人群相比,年轻人群的抑郁和焦虑患病率增幅最大,尤其是20 至 24 岁人群。因此,如何让抑郁症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病症甚至治愈亟待新的解决方案。
牛津科学家发现:通便也能通记忆,这种药物或可打造“最强大脑”[ 2021-10-12 14:24 ]
众所周知,很多精神疾病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不仅限于记忆缺陷,还包括学习、注意力、语言以及处理速度等方面的障碍。这类障碍会对生活质量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迫切需要开发可以改善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认知缺陷的治疗方法。
盐要涨价了!Science子刊揭示:高盐饮食或可诱导有效的肿瘤免疫![ 2021-10-11 12:57 ]
高盐饮食是指每天食用食盐超过6g的饮食。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认知当中,这种饮食方式似乎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日常饮食中尽量做到少盐。以往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出血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更甚者高盐饮食会加重胃溃疡与胃癌的风险、减弱免疫系统的抗细菌能力等等。
Nature重磅:肿瘤代谢废物竟是“宝”!经细菌“改造”后,可帮助免疫治疗效果提升30%[ 2021-10-09 14:18 ]
自《Science》杂志将免疫疗法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开始,这一疗法就成为诸多肿瘤患者的新希望。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技术等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免疫疗法进入黄金期,众多生物制药公司积极布局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获批上市,使得多种免疫疗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JAMA子刊:0糖0脂能减肥?当心了,无糖饮料可能会让你更胖[ 2021-10-08 13:00 ]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含糖(蔗糖)、高热量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饮食词汇,因此一系列“0糖0脂肪0卡”的网红饮料应运而生。然而,一项报告表明,如果真的相信这些“无糖”饮品可帮助减肥,那就“too young,too naive”了。
Nature:远离高脂饮食!脂肪不仅会让你长胖,还会让你变秃[ 2021-09-30 12:35 ]
众所周知,肥胖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多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甚至脱发等都与肥胖密切相关。而最近,来自东京医科牙科大学(TMDU) 的一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对高脂饮食是如何引起脱发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篇文章题目为“Obesity accelerates hair thinning by stem cell-centric convergingmechanisms”。
羊驼拯救世界?科学家发现,理想的COVID-19疫苗可能来自这一“神兽”[ 2021-09-29 09:50 ]
针对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当前全球已有多款疫苗上市。然而,尽管各大制造商均在全力生产疫苗,接种的速度仍然赶不上人们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疫苗的效力开始下降。研制出一款产量更大、效果更持久的COVID-19疫苗成为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目标。
肺癌的控制率可达100%!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能否创造奇迹?[ 2021-09-28 16:21 ]
此前,康方生物在CSCO会议上介绍了旗下PD-1/VEGF双抗AK112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研究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9月26日,康方生物公开了该研究的二期临床最新数据,研究显示,AK112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控制率可达100%!
Science重磅:局部重编程让心肌细胞“返老还童” 让心脏实现再生![ 2021-09-27 13:25 ]
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现患人数约2.9亿,其中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患者就超过了2500万人,随着发病人数的持续增加,保护心脏、保持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心脏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成年人的心脏几乎不具备自愈和再生能力,一旦受损就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一旦患上心脏病,这种不可逆的心脏损伤将跟随终生。
Nature重磅:这种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或将迎来精准治疗时代[ 2021-09-26 15:31 ]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一些不常见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0%。与小细胞癌相比,NSCLC生长较慢,转移相对较晚,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
最新!美国新冠“零号病人”大概率出现在2019年9月前后[ 2021-09-24 12:34 ]
9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ating the First Case of COVID-19 Epidemic from a Probabilistic Perspective”的研究报告,通过使用新的大数据分析方法推断了美国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的起源时间。
Cell子刊:再创生命奇迹!科学家利用多能干细胞成功培育人造精子,可生育健康后代[ 2021-09-23 14:27 ]
人类生育力下降,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不孕不育患病率从1997年的11.0%上升到了2017年的15.0%,根据推算,在人口增速放缓的当下,到2023年时,在不足7亿的育龄人口中,预计将有超过1.12亿人面临不孕不育。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18%左右,不孕不育夫妻约有6000万对。随着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等原因,不孕不育夫妇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AJCN:要长寿,常吃豆!长期食用大豆饮食可让大脑“更灵光”[ 2021-09-22 12:35 ]
事实上,已有多项研究指出,包括大豆成分在内的健康饮食或是物质成分能够改善大脑功能。2021年8月,《Neurobiology of Aging》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那些摄入更多大豆、坚果、橄榄油和鱼类的老年人往往有着更低的脑铁水平,并且具有超出其自身年龄段的良好的工作记忆表现。
Nature重磅:离人造生命又近一步?首个具有主动运输能力的“人造细胞”问世![ 2021-09-18 14:41 ]
近日,这一难题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美国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科研团队联合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ansmembrane transport in inorganic colloidal cell-mimics”的研究,他们利用人工合成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单个微孔的“无机中空微胶囊”,它可作为一种“人造细胞”,重现活细胞的基本功能,实现主动运输。
辅助生殖上热搜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迎来“世纪机遇”[ 2021-09-17 12:35 ]
9月15日,辅助生殖技术需求飙升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三胎开放政策的激励下,多家医院的辅助生殖科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咨询患者,部分三甲医院甚至“一号难求”。在辅助生殖的各种技术中,目前最主流的一种是“体外受精”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试管婴儿,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试管婴儿诞生。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内辅助生殖需求的增长,辅助生殖市场正迎来一轮史无前例的世纪机遇。
颅脑创伤后的继发性脑损伤是怎么发生的?Science:补体介导炎症及神经损伤![ 2021-09-16 13:13 ]
创伤性脑损伤 (TBI)是导致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TBI 影响着全球6900余万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感觉处理困难、睡眠中断和癫痫等不良后果。其中大多数在TBI发生后数月或数年由继发性损伤引起。TBI的原发损伤本质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了解继发性损伤发生的时间、节点和机制对于预防或治疗TBI后残疾至关重要。
Nature:药吃了病没好?可能是肠道菌群“截胡”了[ 2021-09-15 13:11 ]
对于患者而言,最无奈的事情或许要算钱花了、药吃了,病情就是不见好。在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抱怨是药物的问题,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却表明,可能不是药物没有效果,而是在药物发生作用之前就被肠道中的细菌“截胡了”。
Nature子刊:首次揭示新冠病毒穿过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 2021-09-13 10:35 ]
近日,秦川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一篇文章,研究发现受到病毒感染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空间以及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中存在新冠病毒RNA,进而对新冠病毒穿过血脑屏障(BBB)的机制进行研究。
“一苗难求”的网红HPV疫苗,竟然还能防口咽癌![ 2021-09-10 08:57 ]
由于口咽癌是最常见的HPV相关癌症,因此科研人员对HPV疫苗与口咽癌的相关性产生了极大兴趣,并在《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杂志发表了题为rojected Associ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ation WithOropharynx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US, 2020-2045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HPV疫苗不仅可以预防宫颈癌,还能有效预防口咽癌,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为这些癌症大多发生在中年。
从新冠肺炎再看免疫失衡,低密度粒细胞或是导致COVID-19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2021-09-09 14:35 ]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最丰富的白细胞类型,长期以来被视作是杀灭真菌、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第一“响应者”。然而,其细胞亚群“低密度粒细胞(LDG)”的表型和功能却不同于循环中性粒细胞,它具有促炎性和致病性功能,常被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感染、皮肤病等相关。但他们在传染病中的作用和功能尚待了解。
孕妇生病不要慌!Science提示:妈妈感染病原体能增强孩子免疫力![ 2021-09-08 10:24 ]
众所周知,孕妇通过胎盘和母乳喂养向孩子传递免疫调节因子,有助于保护后代免受病原体的侵害。而免疫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是它具有免疫记忆,能够增强再次感染时的反应能力。那么,在孕妇体内发生的感染对胎儿日后免疫应答有无影响呢?
【Nature】无需针头注射!全球首款新冠DNA 疫苗获批上市[ 2021-09-07 14:29 ]
据《Nature》杂志9月3日报道,印度于近日紧急授权批准了全球首款新冠DNA 疫苗“ZyCoV-D”,该疫苗由印度制药公司ydus Cadila研发,无需针头注射即可穿透皮肤,可以免除打针引起的疼痛。据悉,印度药品监管机构已经批准该疫苗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并将于本月开始使用>,计划到明年年初将能生产5000万剂。
改写教科书!Science揭示:为什么你体内的癌细胞没发展成癌症?[ 2021-09-06 12:59 ]
在我们体内,每天潜伏着数千个因DNA错误而发生突变的细胞,它们都存在着最终致癌的可能性。现有理论认为,癌症是由两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导致,分别是原癌基因的突变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但是,并不是所有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癌症,以身上的痣为例,基因突变会导致痣的癌变从而形成黑色素瘤,可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痣永远不会发生癌变,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开导致这一差异性的原因,这一难题也终于在最近得到了攻克。
震惊!哈佛大学超7万样本研究:麻腮风和百白破疫苗竟能对重症新冠患者提供保护![ 2021-09-03 13:21 ]
半个世纪以来,儿童早期接种的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和每10年接种一次的伤风-白喉-百日咳 (Tdap)疫苗已安全地提供给全球数亿人,并成功降低了全世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Cell重磅:骨关节炎研究里程碑!82万人样本揭示众多新遗传风险因素[ 2021-09-02 12:58 ]
骨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目前,全球受到这一疾病困扰的人群已经超过3亿,患者不仅要忍受疼痛,还有致残风险,并且该疾病目前无法治愈,因此亟需寻找新的药物靶点。
震惊!新冠病毒或一周突变一次,变异速度比此前估计的高50%以上[ 2021-09-01 09:01 ]
此前,有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为每两周变异一次,然而近日,来自巴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科研团队发表于《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的一篇题为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purifying selection on SARS-CoV-2的新研究似乎又让人心凉了一截。
小心了!Cell揭示缺少这种淋巴细胞可保护癌细胞、抵抗肿瘤治疗![ 2021-08-31 09:00 ]
先天淋巴细胞 (ILC) 是最近广受重视的一种组织驻留先天淋巴细胞,在调节哺乳动物身体粘膜屏障表面的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突破!中山大学舒跃龙团队首次发现,MX1罕见变异增加人类对H7N9病毒易感性[ 2021-08-30 12:34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舒跃龙团队对此展开了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217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和116例与确诊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职业暴露人群对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关联分析,首次发现人MX1基因稀有变异可能增加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风险。这一重大突破近日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Nature子刊重磅!乳腺癌“杀人”帮凶被曝光,原来是胆固醇在助纣为虐[ 2021-08-27 12:34 ]
近日,杜克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题为Dysregulated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results in resistance to ferroptosis increasing tumorigenicity and metastasis in cancer 的文章终于找到了高胆固醇影响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六年半攻关!华东师大科学家PNAS发文:给细胞“喝红酒”可调控肿瘤免疫治疗[ 2021-08-26 14:22 ]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叶海峰研究员团队经过六年半科研攻关,联合在《PNAS》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该研究为如何缓解CAR-T疗法中的细胞因子风暴、肿瘤溶解综合征等致命副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Science重磅:张锋领衔开发全新mRNA递送平台SEND,开辟分子疗法递送新方法[ 2021-08-25 09:51 ]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张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全新RNA递送平台——SEND。SEND 以人体内天然存在的 RNA 运输蛋白 PEG 10 为基础,通过对 PEG 10 蛋白进行改造就可以将不同的 RNA 运送到不同的细胞或器官。由于是天然存在于人体中的蛋白质,该平台相较于其他 RNA 递送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机体的免疫攻击。
新发现:中国科学家发现疟疾传播的核心调控因子[ 2021-08-24 09:54 ]
2021年8月8日,同济大学和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联合研究,在国际期刊 Nucleic Acids Resrea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cascade of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determines sexual commitment and development inPlasmodium falciparum ”的文章,揭示了疟疾传播的核心调控因子。
《Nature》重磅!衰老的骨骼干细胞会延缓骨折愈合,并促进炎症发展加速全身衰老![ 2021-08-23 13:05 ]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Charles K. F. Chan、Michael T. Longaker等研究人员发现,衰老的骨骼干细胞会产生一种炎症退化微环境,不仅会导致骨折愈合不良、骨质疏松症、各种血液疾病的发生,还会促进全身细胞和系统的普遍炎症,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相关研究于2021年8月11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致死率提高82%!这些新冠变异毒株会成为下一个Delta吗?[ 2021-08-20 09:49 ]
近日,Nature 发表了题为“Remember Beta? New data reveal variant’s deadly powers”的评论文章,引发了人们对 Beta 变种的关注。Beta(B.1.351) 变种最早是在2020年5月被发现于南非,曾在2020年年底在当地引发了第二波新冠疫情并扩散至全球。一些证据表明,Beta 引起的南非第二波疫情期间,COVID-19 的重症病例比第一波时期更为常见。
Nature:难怪抗癌“神药”也救不了肿瘤耐药!原来是癌细胞改了代谢方式,更爱脂肪酸[ 2021-08-19 13:35 ]
在疾病治疗早期,一部分癌细胞便展现出“刀枪不入”的特质,其中少部分癌细胞甚至能够随着药物反应而改变自己的代谢方式,从而保持生长和繁殖的能力,如果阻断这些癌细胞独特的代谢途径,便能够抑制耐药细胞进一步扩张,增强癌症治疗效果。相关报告以Cycling cancer persister cells arise from lineages with distinct programs为题发表在8月11日的《Nature》期刊上。
感染两种新冠变异株会产生第三种新毒株!真正的“毒王”可能还未出现[ 2021-08-18 10:23 ]
临床试验研究显示,接种辉瑞疫苗后的突破性感染发生率约为0.04%,Moderna和强生公司的疫苗突破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7%和0.59%。然而,近期Delta变异毒株的兴起却增加了突破性感染的风险。
Nature 子刊:针对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抗体或可预防 COVID-19感染[ 2021-08-17 12:44 ]
近日,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了研究报告指出,针对 SARS-CoV-2 Spike 蛋白的 IgG 抗体水平在患者感染七个月后仍能保持稳定,甚至会继续增加,同时,因普通感冒冠状病毒 (HCoV) 而预先存在的抗体或许可以预防 COVID-19感染。这一研究将会为疫苗开发、高免疫血清输血疗法供体的选择提供借鉴与指导。
Science子刊重磅:致命性仅次COVID-19!“饿死”肺炎链球菌或能保命[ 2021-08-16 12:27 ]
近日,墨尔本大学领衔的科研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structural basis of bacterial manganese import的文章,研究发现了一种通过“饿死”病原体对抗肺炎的新方法!
救命药差点“要命”?Plos Bio揭秘:本是保护细胞的“脂肪盾牌”,为何却成了癌细胞的保护伞?[ 2021-08-13 12:31 ]
近日,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团队领衔的一项最新研究揭开了谜团,他们发现了一种“脂肪盾牌”,可以防止自然杀伤细胞被自身致命的生物武器破坏,但遗憾的是,这同样是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主要手段!
5天治愈90%重症?减少70%新冠病毒感染?治疗新冠到底哪款特效药才是王者[ 2021-08-12 09:28 ]
近日,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基尔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Hyperlipidaemic Drug Fenofibrate Significantly Reduces Infection by SARS-CoV-2 in Cell Culture Models的文章,研究指出降脂药“非诺贝特”及其活性形式“非诺贝酸”可显著降低人体细胞内的SARS-CoV-2感染,有效性可达70%!
Nature子刊:做免疫细胞好难,太拼“老”得快!科学家找到新方法,有望助其“重获新生”[ 2021-08-11 09:25 ]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团队在 Nature Immunology 发布关于T细胞耗竭的最新研究。研究指出,TEX是成熟CD8 T细胞的一种独特状态或分化分支,在去除慢性抗原暴露后,仅有一小部分TEX能够存活并重新恢复微小的TMEM表型和转录特征,这意味着,这些“恢复性”TEX(REC-TEX)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了TEX的表观遗传特性,在再次激发感染时,REC-TEX依然高度受损,无法为人体提供应有的免疫保护。
中国科学家联合报道:新冠病毒RNA不具备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能力[ 2021-08-10 09:19 ]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团队联合在Protein&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文章,揭示了SARS-CoV-2 RNA不具备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能力。
6次入院治疗!连漫威英雄“金刚狼”都畏惧的这种癌症,到底因何而起?[ 2021-08-09 12:36 ]
近日,美国范安德尔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发现,促进黑色素瘤产生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源自于阳光推动下DNA的化学转化,而不是DNA复制错误。该研究结果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黑色素瘤潜在致病机制的认知,强化了提前预防癌症的重要性,并为调查其他癌症的起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高度警惕!一旦感染德尔塔,突破性病例与普通病例竟无差别,病毒载量相似,传播性也相似![ 2021-08-06 13:29 ]
由于新冠变异毒株delta的突刺蛋白变异程度相当大,其传播力堪比水痘,并且会降低当前疫苗抗体的有效性,因此一些地区出现了“突破性病例”,基于此,公众纷纷提出质疑,疫苗能否降低突破性感染病例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并限制delta的传播能力呢?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领衔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这个疑问进行了解释,研究指出无论你是否接种疫苗,在感染delta后,体内的病毒载量均相似,并且突破性感染病例患者同样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感染318天,体内变异40次!最长COVID-19病例揭示新冠病毒的“超级进化史”[ 2021-08-05 13:09 ]
近日,俄罗斯Smorodintsev流感研究所及Skoltech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共同在预印本平台《Research Square》发表了一篇题文章,通过对一名感染SARS-CoV-2长达318 天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病毒突变以逃避细胞免疫的机制。
打破固有认知!Science揭秘肠道运行新机制:合成胆固醇中的“好学生”,或为肝脏疾病治疗带来新靶点[ 2021-08-04 12:52 ]
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发表最新研究 Enterically derive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estrains liver injury through the portal vein,该项研究指出,人体的肝脏承担了在血液中产生与合成大部分高密度脂蛋白的角色,但类似的合成也发生在肠道。研究人员在小肠内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高密度脂蛋白HDL3,它以HDL的亚种形式存在,会与肠道内的脂多糖炎症分子结合,阻断引起肝脏炎症的细菌信号,以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Nature揭示:“排毒”真的很重要!有的虫全面开启“排毒模式”后,生生延寿21%[ 2021-08-03 12:51 ]
当地时间7月28日,顶级期刊《Nature》发布了一篇研究报告,揭示了蛋白质过度积聚与寿命之间的关联。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更短寿的秀丽隐杆线虫,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面临着蛋白质清除功能障碍问题,导致体内蛋白质的沉积,而如果通过基因治疗或化学药物加快蛋白质的分解,最高可帮助线虫延长1/5的寿命。
南京新冠感染者多为疫苗接种者,两大顶刊揭示:为何疫苗防不住病毒?[ 2021-08-02 10:39 ]
来自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在NEJM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通过对以色列最大医疗中心内接种了辉瑞mRNA疫苗的医护人员感染SARS-CoV-2的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疫苗难以帮助部分人群抵御病毒的原因。文章指出,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可能是预测接种者是否会感染SARS-CoV-2的“风向标”。那些具有更低水平抗病毒抗体的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更大。
记录总数:2355 | 页数:48  <...9101112131415161718...>  
联系西宝

西宝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021-8158

公司传真: 021-50272982

公司邮箱:

market@seebio.cn

公司地址:总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毕升路299弄11号502室 邮编:201204

研发生产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宏路508号5幢 邮编: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