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生物
欢迎访问西宝生物科研产品官网 !

西宝生物

西宝生物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优选的综合服务商

全国服务热线:400-021-8158

24小时短信服务: 13917439331

您是否在搜:二噁英检测 | 食品安全 | 玛卡提取物 | 维生素K2 | 修饰性PEG | 岩藻糖

Nature: 研究揭示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生机制[ 2020-09-04 09:39 ]
最近的研究发现,β-淀粉样蛋白具有抗病毒和抗菌特性,这表明针对感染的免疫反应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展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斯隆·凯特琳研究所(Sloan Kettering Institute)的化学生物学家现在发现了这种联系的明确证据:一种名为IFITM3的蛋白质参与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同时在斑块中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Cell Rep:研究揭示神经元功能维持的关键[ 2020-09-03 09:12 ]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神经星形胶质细胞中一种重要的能量调节剂——AMPK的缺失会导致神经元死亡,进而导致动物自发性脑癫痫发作。
研究人员研发出仿生层状关节软骨润滑材料[ 2020-09-02 09:34 ]
天然软骨是一种兼备固-液双相特征、具有典型层状结构特征和特殊应力耗散机制的湿滑材料。目前,从工程应用角度来说,寻找类似于天然软骨的新型润滑材料具有挑战性。其中,表面接枝聚合物刷和水凝胶材料引发关注。但传统表面引发聚合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刷层较薄,在宏观粗糙接触尺度下易被剪切磨掉,这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水凝胶是由亲水性聚合物网络构成的高分子材料,但传统水凝胶的水化能力与承载能力呈反比,水化度高的水凝胶材料过软,在高承载剪切过程中易变形;力学强度较高的凝胶表面水化性能较差,无法给予水凝胶优良的润滑性能。过去20
Nature:开发出一种适应小鼠的SARS-CoV-2模型,为测试一系列药物和疫苗奠定基础[ 2020-09-01 09:48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种新的COVID-19小鼠模型重现了这种人类疾病的许多特征,并有助于推动COVID-19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8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mouse-adapted model of SARS-CoV-2 to test COVID-19 countermeasures”。
PLoS Pathog:我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快速、准确、低成本的COVID-19测试方法[ 2020-08-31 12:45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一种新型低成本的COVID-19测试方法可在不需要复杂设备的情况下快速提供准确的测试结果。
创新药物开发与药物改良捷径 PEG修饰概述[ 2020-08-28 09:54 ]
聚乙二醇修饰又被称做分子的PEG化(PEGylation),可以增强疏水性药物、蛋白质、脂质体、核酸的溶解性、提高其稳定性和延长半衰期。很多化学药物、蛋白质、多肽等在产生功效的同时,存在自身缺陷,而PEG修饰恰好可以弥补这些问题
研究发现细胞命运调控的“表观组-代谢组-表观组”跨界蝴蝶效应[ 2020-08-27 10:23 ]
《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由母系转录因子Glis1调控多能干细胞命运的“表观组-代谢组-表观组”的跨界级联反应新概念,表明Glis1实现衰老细胞重编程并稳定基因组的功能,揭示Glis1介导“表观组-代谢组-表观组”的级联反应中,糖酵解代谢组驱动的组蛋白乙酰化和乳酸化修饰在前期和后期的表观遗传组连接中发挥“他山之石”的重要作用。
1篇Nature和1篇Cell论文揭示与帕金森病相关的蛋白LRRK2作用机制[ 2020-08-26 10:13 ]
一种难以捉摸的蛋白被许多人认为是全面了解遗传性帕金森病病因的关键,而且如今却更加清晰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的科学家们将重点放在这种称为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 LRRK2)的蛋白的突变上。
重磅!科学家完成对66种癌症类型中2.8万份肿瘤样本的基因组分析 识别出568个癌症驱动基因![ 2020-08-25 15:10 ]
来自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来自66种癌症类型的2.8万份肿瘤样本的基因组进行分析识别出了568个癌症驱动基因;相关研究结果或能更新当前整合癌症基因组平台(IntOGen平台)的数据,并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发现突变的癌症驱动基因。
Nature全文编译!揭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在完整病毒颗粒上的结构和分布[ 2020-08-24 10:45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β冠状病毒属,是一种包膜病毒,含有较大的由核衣壳蛋白(N)包裹的正义RNA基因组。三个跨膜蛋白被整入病毒脂质包膜:刺突蛋白(S)和两个较小的蛋白,即膜蛋白(M)和包膜蛋白(E)。
Nature解读!揭示脂多糖调节子的精细化结构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生素[ 2020-08-21 12:35 ]
当代谢途径的产物通过诱发该途径中一种关键酶类的活性的下降而减少其自身的产量时,就会发生反馈抑制,诸如此类抑制会控制脂多糖分子(LPS,lipopolysaccharide)的产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Clairfeuille等人就通过研究报告,膜蛋白PbgA或许就是科学家们长期寻找的大肠杆菌中的LPS信号转换器,当前的研究工作通过提供与LPS结合的蛋白的高分辨率结构扩展了科学家们对PbgA的理解。
科学家发现口服小剂量代谢化合物可恢复小鼠生育能力[ 2020-08-20 09:58 ]
近日,发表在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小剂量能逆转卵子衰老过程的代谢化合物,成功提升了老年雌性小鼠的生育率,这为一些受孕困难的妇女带来了希望。该研究提到的分子和“前体”的名字分别为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NMN(烟酰胺单核苷酸)。
Cell:深度突变扫描揭示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突变对S蛋白折叠和结合ACE2的影响[ 2020-08-19 09:55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Jesse Bloom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将近4000种不同的突变如何改变了SARS-CoV-2与人类细胞结合的能力进行了编目。
Cell Rep:利用Sialyl-LewisX糖蛋白可识别在治疗期间潜藏的活跃HIV病毒库,为开发治愈HIV感染方法奠定基础[ 2020-08-18 11:14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威斯达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一种新的方法来鉴定和靶向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治疗期间隐藏的HIV病毒库。这一发现可能对改善HIV阳性者的长期护理具有转化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ialyl-LewisX Glycoantigen Is Enriched on Cells with Persistent HIV Transcription during Therapy”。
自身抗体——身体自身的抗抑郁剂[ 2020-08-17 13:13 ]
德国Max Planck实验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靶向一种特定谷氨酸受体(NMDA)的自身抗体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以及它们对大脑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的一生中,血液中这些自身抗体的水平会有相当大的波动(与健康状况无关),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然而,即使在生命早期,慢性压力也可能导致这些自身抗体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
Diabetes: COVDI19对于高血糖症的影响[ 2020-08-13 10:01 ]
在对200名患有严重高血糖症的COVID-19患者进行初步观察后,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篇新论文中阐明了为什么高血糖可能会导致感染该病毒的人预后更差。
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储技术研究获进展[ 2020-08-12 10:1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陶虎课题组联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相关课题组首次实现了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储技术。这种存储技术以生物兼容性良好、易于掺杂功能化、降解速率可控的天然蚕丝蛋白作为信息存储介质,近场红外纳米光刻技术作为数字信息写入方式。
Cancer Res:揭示卵巢癌在体内生长和进化的分子机制[ 2020-08-11 09:44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卵巢癌在人体内生长和进化的分子机制。
Aging Cell:关键酶可预防细胞衰老[ 2020-08-10 11:08 ]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使用综合遗传分析发现, NSD2酶可调节许多基因的作用,同时能够阻止细胞衰老。
港大等团队首次证明新冠直接感染人中枢系统,应监测长期后果[ 2020-08-07 14:20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袁国勇研究表明,SARS-CoV-2可以感染神经元来源的细胞,并进行复制。与这一发现一致的是,他们发现SARS-CoV-2可以感染和损伤仓鼠的嗅觉感觉神经元。
研究揭示小鼠基态多能干细胞的转录调控新机制[ 2020-08-06 10:14 ]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Miguel A. Esteban实验室和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Jacob H. Hanna实验室及武汉大学陈亮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在基态多能干细胞中,激活的β-catenin通过在多能性位点招募辅调控因子促进多能性基因的转录起始,减少了对BRD4/CDK9调控的暂停释放的依赖,但是对抑制转录起始更敏感,从而解释了基态多能干细胞在面临外界扰动时更稳定的原因。
Science: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人ACE受体作为诱饵引诱新冠病毒,阻断感染[ 2020-08-05 14:10 ]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随着COVID-19疫情持续蔓延,科学家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正在寻找方法,以防止这种冠状病毒暴露后感染组织。
研究揭示核心节律蛋白延缓干细胞衰老及促进再生的新功能[ 2020-08-04 10:04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合作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核心节律蛋白CLOCK具有拮抗人干细胞衰老的新型功能。此外,研究发现基于CLOCK过表达的基因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增龄性小鼠骨关节变性并促进关节软骨再生,为延缓人类衰老、防治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潜在的干预靶标。
研究表明:夜间暴露于蓝光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2020-08-03 16:23 ]
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ISGlobal)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由“La Caixa”基金会支持的一个中心,对夜间暴露于室外人工光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首次研究。这项发表在《Epidemiology》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暴露在蓝光中可能会增加患这种癌症的风险。
Nature:抑制木瓜样蛋白酶有望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新策略[ 2020-07-31 14:12 ]
在感染SARS-CoV-2的情况下,这种病毒必须克服人体的各种防御机制,包括人体的非特异性或者说先天性的免疫防御。在这个过程中,被感染的人体细胞会释放出称为1型干扰素的信使分子。这些分子会招募自然杀伤细胞来杀死被感染的细胞。
JEM:利用血液检测诊断阿尔兹海默症[ 2020-07-30 14:31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检测血液中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的微量蛋白质片段。这项研究将于7月28日发表在《JEM》杂志上,该研究表明p-tau-217的水平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早期阶段升高。
JAMA:COVID-19相关症状在康复后仍然存在[ 2020-07-29 10:07 ]
《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近日在线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从COVID-19中恢复的患者报告至少有一种症状持续存在。
PNAS:研究揭示系统性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020-07-28 14:32 ]
最近一项研究中,慕尼黑的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LMU)研究者们研究了肥大细胞如何调节其钙水平,从而使免疫反应得到控制。
Nat Nanotechnol:研究揭示细胞远距离通讯的新机制[ 2020-07-27 14:43 ]
尽管EVs在30多年前就被发现了,但许多人认为EVs是困在细胞外基质中的细胞垃圾,在过去的10年里,该领域已经认识到EVs并不是垃圾。它们在细胞之间的远距离通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ell Metabol:揭示脂肪细胞如何受到年龄的影响?[ 2020-07-24 15:54 ]
研究人员近日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报告说,脂肪的低效分解预示着体重的增加和代谢并发症,如女性的2型糖尿病。低水平的激素刺激脂解作用--甘油三酯被分解成高能量脂肪酸的生化过程--与13年后体重增加和代谢问题有关。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算法,通过临床和血液测量来检测激素刺激脂肪分解的损伤。
Science子刊:利用活化素/GDF融合蛋白有望治疗肺动脉高压[ 2020-07-23 14:28 ]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它的症状可能开始得很慢,甚至在症状出现之前,广泛的损害已经造成小动脉阻塞,从而导致肺部血压升高。当症状---最明显的是呼吸急促---严重到足以让PAH患者寻求治疗并获得明确的诊断时,基于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患者在五年内的存活几率略高于50%。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新冠病毒蛋白Nsp1关闭宿主蛋白合成机制[ 2020-07-22 17:12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乌尔姆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确定了大流行性冠状病毒SARS-CoV-2如何抑制受感染细胞中的蛋白合成,并且发现它有效地解除了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武装。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17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ranslational shutdown and immune evasion by the Nsp1 protein of SARS-CoV-2”。
Science:揭示病情较重的COVID-19患者存在三种不同的免疫反应[ 2020-07-21 14:16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针对SARS-CoV-2感染的三种不同的免疫反应,这可能有助于预测重症COVID-19患者的疾病轨迹,并可能最终为如何最好地治疗他们提供信息。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1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ep immune profiling of COVID-19 patients reveals distinct immunotypes with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Cell:科学家利用虚拟胚胎进行单个细胞层面的研究[ 2020-07-20 14:19 ]
近日,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对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完整的描述,包括胚胎中的每一个细胞。这种“虚拟胚胎”有助于解答生物体内的不同类型细胞是如何从单个卵细胞起源的。
Nat Med:找到新冠疫苗成功的秘诀——对SARS-CoV-2刺突蛋白的免疫反应![ 2020-07-16 14:14 ]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成分是如何对SARS-CoV-2的刺突蛋白做出反应的,SARS-CoV-2是导致COVID-19的病毒,这对未来候选疫苗的验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Nature:肠道菌群所产生的神经递质或能调节宿主机体的感知行为[ 2020-07-15 15:25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A neurotransmitter produced by gut bacteria modulates host sensory behaviou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兰迪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所产生的神经递质调节宿主感官行为的分子机制。
Science重大突破!运动使肝脏产生抗衰老蛋白质!运动的个体的血液可让大脑更年轻![ 2020-07-14 14:46 ]
众所周知,锻炼可以使思维更敏锐:锻炼身体的人和老鼠在认知测试中表现更好,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更低。现在,在一项惊人的发现中,研究人员报告说,经常锻炼的老鼠的血液可以使久坐不动的老鼠的大脑活跃起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Science上,文章题目为"Blood factors transfer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neurogenesis and cognition to the aged brain"。
PLoS Pathog:新发现!在感染之前诺如病毒或拥有两种可交替转换的衣壳结构![ 2020-07-13 13:00 ]
人类诺如病毒是引发全球范围内胃肠炎爆发的主要原因,其在发展中国家每年会引发大约20万人死亡,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有效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制剂,因为目前产生诺如病毒的细胞培养方法非常有限,而且研究人员也缺乏对该病毒结构的研究和认识;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国家生理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小鼠机体的诺如病毒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诺如病毒或许存在两种交替的衣壳结构,即A型和B型。
Cell Death Discovery:药物治疗提高免疫疗法的效果[ 2020-07-10 15:40 ]
免疫疗法是一种利用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尽管它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新型疗法,但在很多癌症患者中均以失败告终。
Cell:出乎意料!口腔微生物隐藏着肠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2020-07-09 14:22 ]
虽然很多人推迟了定期去看牙医的时间,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样做的后果可能会超出龋齿和根管。从心脏病到糖尿病,糟糕的口腔健康往往是一个人整体健康的反映,甚至可能是系统性疾病的原因。
Cell子刊:新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新冠病毒可感染心脏细胞[ 2020-07-08 15:36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作为导致COVID-19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可以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感染心脏细胞,这表明COVID-19患者的心脏细胞可能会被这种病毒直接感染。这一发现是利用干细胞技术产生的心肌细胞取得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uman ipsC-Derived Cardiomyocytes , are Susceptible to SARS-CoV-2 Infection”。
Cancer:意外大发现!维生素D可以让免疫治疗更安全!显著降低免疫检查点毒副作用![ 2020-07-07 09:46 ]
新的研究表明,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可能有助于预防一种革命性的抗癌疗法可能产生的严重副作用。这一发现发表在美国癌症协会(ACS)的同行评议期刊《癌症》(Cancer)上。
Cancer Res:血小板竟然可以防止癌细胞转移![ 2020-07-06 13:36 ]
乌普萨拉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血小板在癌症中的一种迄今未知的功能。在小鼠模型中,这些血小板被证明有助于保护血管屏障,使血管壁选择性地不可渗透,从而减少肿瘤细胞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这项研究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Nature:揭示免疫细胞之外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2020-07-03 14:08 ]
在《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中,CeMM的研究人员报告了结构细胞的表观遗传和转录调控。他们发现免疫基因广泛活跃,这表明结构细胞深度参与了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此外,这项研究还揭示了一种表观遗传潜力,它可以预先编程结构细胞,使其参与到对抗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中。这些发现突出了免疫系统中一个未被重视的部分,并为研究和未来的治疗开辟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SARS-CoV-2单一基因的上调如何导致细胞因子风暴?[ 2020-07-02 14:00 ]
基因表达的变化提示,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可能疗法是基于地塞米松、骨化三醇(维生素D)和生育酚(维生素E)的联合疗法,从而破坏COVID-19炎症"恶性循环"
Science:将圆二色光谱与质谱组合使用,可分离富含鸟嘌呤的DNA离子[ 2020-07-01 09:06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质谱法分离富含鸟嘌呤的DNA离子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6月2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ss-resolved 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ion spectroscopy”。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他们的方法,以及如何可能将它用于扩展质谱结构分析的能力。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Perdita Barran针对这项研究在同期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Action spectra of chiral secondary structure”的评论类型文章,概述了对晶体中分子手性研究的历史,还对这项研究进行了概述。
Nature子刊深度剖析!如何靶向作用髓系细胞开发广谱型抗癌疗法![ 2020-06-30 13:58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Rel-ating myeloid cells to cancer therapy”的综述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论述了髓系细胞如何与癌症疗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免疫检查点阻滞在癌症疗法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T细胞特异性的检查点抑制剂或许并不能有效治疗癌症患者,转录因子c-Rel能够调节髓系细胞的促炎性极化以及抗肿瘤免疫反应。
Nature:找到高亲和力中和型抗体!COVID-19治疗回到抗体时代![ 2020-06-29 14:26 ]
Pinto等人结合在2004年和2013年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患者的血细胞,并寻找能够识别SARS-CoV-2的抗体。其中一种抗体,命名为S309,在体外测试时显示出与该结构域的高亲和力,因此被选择进行进一步研究。
Lancet:一名感染SARS-CoV-2的16岁男孩患上心肌炎[ 2020-06-28 12:53 ]
一名16岁的男孩被送入我院急诊科,在意大利伦巴第,他抱怨他的胸部剧烈疼痛,并扩散到他的左臂,这种疼痛是在1小时前开始的。前一天,他发烧38.3°C,在服用100mg尼美舒利(nimesulide)后,烧退了。他没有报告其他症状,没有病史,也没有与任何确诊的COVID-19患者接触。
Science:探究COVID-19以及缓解和抑制策略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影响[ 2020-06-24 09:04 ]
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是对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胁,截至2020年5月26日,全球已确认540万例病例和34.4万例死亡。迄今为止,各国的经验都强调了COVID-19疫情给国家卫生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即使在资源相对丰富的环境下,对重症监护室床位和机械呼吸机的需求也会迅速超过它们的供应。这对资源匮乏的环境有潜在的深远影响,这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医疗护理和相关资源(如氧气)的质量和可获得性通常较差。
记录总数:2337 | 页数:47  <...14151617181920212223...>  
联系西宝

西宝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021-8158

公司传真: 021-50272982

公司邮箱:

market@seebio.cn

公司地址:总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毕升路299弄11号502室 邮编:201204

研发生产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宏路508号5幢 邮编: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