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什么样的药物才算是创新性药物?[ 2015-08-03 10:36 ]
- 医生对创新性药物所做出的一致性选择显着基于药物的有效性、相对于现存替代药物的优越性这一特性;受访人员也频繁地提到新的作用机制、引起护理方式转变、对卫生保健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些特性;其它的一些特性,如成本效应、改善安全性、适用范围扩大等并没有被普遍认为是高度创新性药物应具有的。
- 科学家发现高耐药基因突变提高细菌耐药能力[ 2015-08-03 10:25 ]
- G. Brennan博士说:“这一研究发现提供了一种克服细菌抗多药耐药的新思路,如果能设法阻断HipA蛋白的功能,则能唤醒这些休眠的细菌,或者阻止进入休眠状态,避免这些细菌产生抗多药耐药。”
- 脂肪有没有“第六味”?[ 2015-07-31 13:10 ]
- 脂肪味不同于人们已知的酸、甜、苦、咸、鲜等味道,是人类可感知到的第六种基本味觉,他们给这种味道起名为“脂肪味”。
- 免疫细胞基因编辑给癌症和艾滋病带来希望[ 2015-07-30 10:10 ]
- 针对T淋巴细胞的基因改造的设想早已提出,并且从理论上,科学家们认为免疫细胞基因编辑,在治疗癌症、艾滋病和自身免疫病等领域将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 医保控费:推动基药和常用药无障碍零售转化[ 2015-07-29 10:35 ]
- 国家在推行大病去大医院、小病去社区的医院分级诊疗制度以外,也需有效普及常见病基本防治常识,鼓励民众自我药疗,从零售药店购买常用药品,减缓医院就诊压力。
- 2015体外诊断技术与检验耗材(上海)展览会[ 2015-07-28 13:22 ]
- 2015体外诊断技术与检验耗材(上海)展览会
- 青少年乙肝患者逐年递减 成人肝癌增加[ 2015-07-28 10:31 ]
- 7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今年肝炎日的主题是“抗击肝炎,预防先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乙型和丙型肝炎每年造成将近140万人死亡,占肝癌死亡总人数的大约80%,因此今年世卫组织要求各国重点防控乙型和丙型肝炎。
- 干细胞制造可跳动人工心脏:与心脏同尺寸[ 2015-07-27 10:04 ]
- 据国外媒体27日报道,研究人员用干细胞制造出一个跳动的小心脏,称这项技术可能给医学带来一场革命。这种新型心脏将用于药物测试,让研究人员有机会深入了解心脏的发育过程。这个小心脏有微室,可像一个全尺寸心脏一样“跳动”。
- 吸烟危害超过想象[ 2015-07-27 09:43 ]
- 除了已知的肺癌风险外,吸烟还会导致糖尿病、肝癌、结肠癌、增龄性黄斑变性、勃起障碍……在吸烟被证明有害健康50周年之际,美国政府 17 日发布一份近千页的报告,大幅扩充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名单,并指出吸烟的危害超过人们此前的想象。
- 科学家发现癌基因STAT3竟也可抑癌?![ 2015-07-24 13:41 ]
-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通常在癌症中发挥癌基因作用的IL-6和STAT3信号途径在前列腺癌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激活的STAT3能够激活ARF基因,阻断细胞分裂进而抑制细胞生长。
- 抗癌药延长果蝇寿命[ 2015-07-24 09:30 ]
- 英国伦敦的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研发的曲美替尼已被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主导该项研究的伦敦大学学院和德国马普老化生物学研究所遗传学家Linda Partridge介绍说,它能使成年果蝇的寿命延长约12%,尽管该药物被启用得越晚,其产生的效果就越小。
- 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症 风险是男性两倍[ 2015-07-23 09:59 ]
- 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公布,并佐证了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高于男性、且病情发展可能比男性更严重的观点。
- 中外科学家用最强激光照亮人体未知信号通路[ 2015-07-23 09:25 ]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领衔国际上28个实验室组成的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用最强激光照亮人体未知信号通路。
- 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慢性炎症反应[ 2015-07-22 14:00 ]
- 来自伦敦Francis Cric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网状结构,并将其称为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 (NETs)。这种结构在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体内,可以促进炎症反应。
- 小细胞肺癌与两种基因突变相关[ 2015-07-22 09:33 ]
- 研究人员发现了关键的生物过程,并确定了其遗传变化的普遍模式。他们在所有病例中发现存在RB1和TP53的基因灭活,即“丧失功能”的基因突变,这两种基因负责控制细胞生长。
- 世界首例胎盘干细胞移植成功[ 2015-07-21 09:58 ]
- 解放军307医院宣布,经过16个月的术后观察,由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所长、该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陈虎教授领衔的团队,率先开展的世界首例胎盘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获得成功。
- 华裔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治疗新药物[ 2015-07-21 08:56 ]
- 经过多年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激活脑部Nurr1蛋白能够保护大脑神经元产生多巴胺的能力,而多巴胺是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神经递质,有效阻止帕金森病的发生。
- 抑郁症会导致大脑损伤[ 2015-07-20 09:26 ]
- 抑郁会导致负责形成新记忆的大脑区域——海马体的萎缩(但这种萎缩是可逆转的),而这种大脑损伤会导致进一步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数十年来,人们早已知晓海马体的萎缩会促进抑郁症的发病,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般,一直无法确定其先后顺序。而现在,终于有决定性的证据表明是抑郁在先了。
- 多样化饮食方式或促进机体胃肠道的健康[ 2015-07-20 08:59 ]
- 饮食是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组的主要调节子,人类肠道的微生物组中包含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微生物往往会利用机体食物消化的残渣来产生新的信号分子来促进胃肠道的微生物群同机体的代谢系统和胃肠道代谢系统进行交流。
- 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速度神经细胞[ 2015-07-17 09:51 ]
- 大脑栅栏细胞感受信息的具体方式目前仍不清楚,尤其是如何感受速度和角度运动信息,最近这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科学家发现了能感受运动速度的神经细胞或者叫速度细胞。速度细胞可能是栅栏细胞和位置细胞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
- 深入剖析致死性癌症的基因组或助力新型靶向疗法的开发[ 2015-07-17 09:11 ]
- Notch蛋白受体的突变就可预示着其功能的缺失,这就表明Notch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抑制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于是研究者就在实验室通过激活遗传修饰小鼠机体的Notch信号来促进小鼠换小细胞肺癌,随后他们发现肿瘤的发生被有效地抑制了,而研究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或许可以作为癌症疗法的新型靶点。
- 剖析大脑组织中的RNA活性或有助于开发药[ 2015-07-16 15:24 ]
- 日本京都大学综合测量科学研究所成功的剖析了RNA活性及其对小鼠脑部活组织内药物的反应,小鼠大脑组织用荧光探针标记了特定的RNA分子,研究发现可能会更快、更准确的筛选并开发新药。
- 化疗药物包被或可增强纳米颗粒杀灭癌细胞的效力[ 2015-07-16 09:50 ]
- 美国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新方法用以开发潜在的纳米癌症疗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得水凝胶薄层沉积在纳米壳表面,而这种纳米颗粒仅有100纳米厚,其可以吸收红外线并且产生热量,当其加热时特殊的水凝胶就会失去水分,释放诸如糖类等分子。
- 转基因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015-07-16 09:14 ]
- 转基因话题向来在社会上被争论不休,公众由于对深奥的生物知识了解甚少,通常很难理解转基因产品。
- 冷冻治疗糖尿病已见曙光[ 2015-07-15 10:54 ]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关于在成人体内发现棕色脂肪组织的文章引起了大家对于冷冻诱导适应性产热的极大关注。由于冷冻诱导的适应性产热不仅可以促进能量消耗使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还可以促进棕色脂肪组织以甘油三酯和葡萄糖为底物进行氧化作用,因此激活人类棕色脂肪组织成为治疗II型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潜在治疗方法。
- 科学家发现一种罕见自身免疫疾病[ 2015-07-15 10:44 ]
- 近日,刊登在《免疫学》杂志的新研究显示,一种与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基因发生的突变惊人地普遍,并且这会引发一种名为APS-1的罕见自身免疫疾病。与之前的发现不同,该研究揭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基因仅一个副本发生突变,就能引发这种疾病。这些发现可能为发展针对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特殊诊断和治疗策略铺就道路。
- 射频治疗能够改变癌细胞表型[ 2015-07-14 14:02 ]
- 射频治疗是使用高频的无线电波来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美国德克萨斯州研究者们发现,胰腺癌细胞会因为射频治疗而发生改变。
- 惊!吸二手烟大大增加中风患病风险[ 2015-07-14 10:17 ]
- 二手烟会导致非吸烟者的中风患病几率增加30%,总得来说,这项研究基于大样本量群体研究,在对一些可导致中风发生的因素进行校正之后,发现非吸烟者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下会增加中风风险,这为进一步严格控烟政策提供了流行病学研究依据。
- 新型血液检测手段提前诊断1型糖尿病[ 2015-07-13 10:10 ]
- 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在患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血液中发现了一种循环的特殊小分子,同时研究者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简单血液检测手段,该技术可以在患者症状并未发生之前就可以对患者机体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
- 重症心脏病的生物标志物新发现[ 2015-07-10 08:56 ]
-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建立独一无二的动物模型,并查明了在最严重冠心病情况下含量增多的两种生物标志物。这两种新的目标分别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蛋白。研究人员或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可能通过靶向药物,帮助有胰岛素抵抗的人们避免最坏的心脏病并发症。该研究发表在PlosOne。
- 转基因动物食品离我们有多远?超级肉猪无角牛[ 2015-07-09 11:12 ]
-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长期以来人类已经几乎改造了所有未他们提供食物的植物和动物,但采用的是传统的育种方法。而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基因在不同的活体生物之间相互迁移植入的做法则让人们感到对未来的疑惑。
- 黄体酮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2015-07-09 10:01 ]
-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在澳洲,每八位女性中就有一位乳腺癌患者,而且,每天有七位乳腺癌患者死亡。在美国平均每年有18万5千位妇女患乳腺癌,并有4万4千人死于这种疾病。近日,来自澳洲Adelaide大学及英国剑桥的研究人员发现,介导女性性激素(雌激素ER和黄体酮)活性的受体是如何与DNA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大多数乳腺癌生长的。
- 不会闻花香?可能是自闭症[ 2015-07-08 10:15 ]
- 正常发育的儿童与自闭症儿童在对气味的嗅闻方式上显然存在很大区别,以色列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不能对气味做出与正常人类似的自然调整,自闭症儿童无论是对好的还是坏的气味都会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嗅闻。
- 最灵敏超级细菌检测法—灵敏高出普通10000倍[ 2015-07-08 09:50 ]
- 感染性疾病如丙型肝炎和世界上最致命的超级病菌;包括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ifficile)和MRSA,可能很快在一种独特的诊断测试中被轻松检测到,新测试在所有报道过的检测系统中拥有最高的灵敏度;比其他检测系统敏感度高出10000倍。
- 关节炎药物或可用于治疗血液癌症[ 2015-07-07 10:30 ]
- 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既可以治疗关节炎也可以帮助治疗血液癌症的药物,这些药物以前已经安全通过测试,甲氨蝶呤作为化疗药物已经用于几种类型的癌症,早期的研究表明,低剂量的甲氨蝶呤具有治疗某些血液疾病的潜力。
- 关键突变导致癌细胞代谢“重连”促进药物抵抗[ 2015-07-07 10:11 ]
- 研究证明B-raf V600E基因突变能够使黑色素瘤细胞中的代谢途径重新连线,增强癌细胞对酮体生成途径的依赖性,这一发现对于解决黑色素瘤细胞对靶向药物的抵抗,开发新的替代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姜黄素或可有效抵御恶性间皮瘤的发展[ 2015-07-06 15:24 ]
- 千百年来美食爱好者一直钟情于食物丰富的颜色、辛辣的味道以及阵阵香气,而如今研究者发现姜黄根或可帮助抵御癌症,有效成分姜黄素可以独立或结合标准疗法来帮助治疗恶性间皮瘤,这是一种因吸入石棉而引发的恶性癌症。
- 特殊蛋白或可调节机体软骨的形成[ 2015-07-06 11:10 ]
- 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o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东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名为Sox9的蛋白质调节软骨产生的分子机制,实际上软骨的作用要远大于此,还可以帮助机体呼吸并且形成健康的骨质,而这两种过程对机体存活至关重要。
- “人工胰腺”帮助糖尿病人控制血糖[ 2015-07-06 10:54 ]
- 科学家们报告在《ACS》杂志上的植入式“人工胰腺”可以不断地测量一个人的血糖、或葡萄糖水平,并且可根据需要自动释放胰岛素。
- 高大上!糖尿病药物利拉鲁肽或可用于减肥[ 2015-07-03 11:23 ]
- 注射性糖尿病药物利拉鲁肽(Liraglutide)是去年美国监管机构批准的用于减轻体重的药物,其可以帮助肥胖个体平均减掉18磅体重;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对患者进行了长达56周的研究,发现利拉鲁肽可以有效持续性地降低肥胖个体的体重。
- HIV疫苗开发突破性进展[ 2015-07-03 10:58 ]
- 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在HIV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的3D“设计师”蛋白,一旦将这种蛋白注射入HIV患者机体中,就会帮助患者机体免疫系统较好地制造抗体来抵御HIV的侵袭。
- 科学家揭开抑癌又促癌扩散的双刃剑蛋白的神秘面纱[ 2015-07-02 12:00 ]
- 近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细胞信号通路,该通路或许可以有效控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该通路中的一种关键蛋白被认为可以有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症生存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Life上。
- 记忆形成中小RNAs的巨大作用[ 2015-07-02 11:41 ]
- 近期,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icroRNA”的遗传物质或在动物模型记忆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某些情况下microRNAs会增强机体记忆,但有些时候却会减弱机体的记忆力。
- 高血压患者不易得老年痴呆?[ 2015-07-01 10:12 ]
- 最近,来自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携带高血压易感基因的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低。但研究人员在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这种关联性可能是由于服用了降压药而导致的,与高血压疾病本身无关。
- 艾波拉救星:烟草疫苗[ 2015-07-01 09:36 ]
- 有新世纪黑死病之称的艾波拉病毒,去年3月自西非爆发以来,罹难人数如今已破万,面对病毒除了隔离,别无它法。 但对疫情失控的无奈,却往往也能转化成,带来技术突破的商业破口,甚至扭转了整个世界。美国金融杂志《Fastcompany》一年一度所举办的“百大创意商业人士”(The 100 most creative people in business 2015),首奖颁予亚历桑纳州立大学的教授查尔斯?亚琛(Charles&nbs
- 美国国会出手阻止编辑人类胚胎[ 2015-06-30 09:26 ]
- 美国众议院正在涉入针对人类胚胎是否应当被修改以引入遗传变化的争论。其2016财政年度开支法案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部分将禁止该机构把钱用于评估关于此类产品的研究或临床申请。 这项日前公布的法案还将指导fda创建一个包括宗教专家在内的委员会,以评审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即将提交的一份报告。iom的分析是由fda委派的,旨在考查创造拥有3个遗传学意义上父母的胚胎所涉及的伦理学。 众议院立法来自关于此类事情的激烈辩论期间。争议由今年4月研究人员宣称编辑了人类胚胎的基因组引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干细胞移植研究又有新发现[ 2015-06-29 09:21 ]
- 需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捐赠者,也可移植父母兄弟的造血干细胞,这被称为半相合移植。德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母亲体内存在胎儿微嵌合体,则母亲更适合作为捐赠者。 胎儿微嵌合体是存在母体中的胎儿细胞,女性在妊娠期间,胎儿细胞穿过胎盘屏障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进而分布到母体全身并能长期停留。汉堡儿童癌症中心基金会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在专业期刊《骨髓移植》上报告说,胎儿微嵌合体会对接受半相合移植的患者存活率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研究了德国46名年龄介于4个月和21岁的半相合移植患者,他们均接受了去
- 携带siRNA纳米颗粒可抑制肺癌细胞[ 2015-06-26 08:51 ]
- RNA干扰(RNAi)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针对人体不同疾病(如癌症)的治疗策略。然而,在体内,如何将小分子siRNA转移到肿瘤或者癌细胞聚集的区域一直是很难的课题。通过一种高效的自组装系统,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课题组,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纳米颗粒平台,通过由固体多聚阳离子脂类和脂类-多聚乙二醇构成的分子外壳,包裹着小分子siRNA的运输系统。 在465个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患者采集的组织,通过微阵列分析和免疫沉淀方法发现,在癌细胞中PHB1蛋白存在很高的表达量,也是与非小
- 欧盟再曝中国药企产品质量问题[ 2015-06-25 09:19 ]
-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能否认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所占据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在世界医药市场供应链中也位于关键一环。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医药企业在走出国门这一步一直走得无比艰难。最近,欧盟医药管理部门EMA又对新近发现问题的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颁布了新的禁令。这一措施或许值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人士深思。 此次进入EMA黑名单的是广东Zhuhai United Laboratories旗下生产的一系列阿莫西林产品。事件起因是罗马尼亚卫生管理人员发现该公司的生产条件未能达到欧盟标准。这也是EMA今年第二次发布类似禁
- 饮食中反式脂肪酸使人健忘[ 2015-06-24 09:33 ]
-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饮食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越多,越容易发生记忆功能减退,特别是对于45岁左右的男性来说。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在加工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主要用于提升口感,延长保存时间,保证食物不易变质。

西宝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021-8158
公司传真: 021-50272982
公司邮箱:
market@seebio.cn
公司地址:总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毕升路299弄11号502室 邮编:201204
研发生产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川宏路508号5幢 邮编: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