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生物
欢迎访问西宝生物科研产品官网 !

西宝生物

西宝生物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优选的综合服务商

全国服务热线:400-021-8158

24小时短信服务: 13917439331

您是否在搜:核酸室温保存 | 二噁英检测 | 食品安全 | 玛卡提取物 | 维生素K2 | 修饰性PEG | 岩藻糖

西宝生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站搜索 » 搜 索:疾病
蛋白芯片大降价!
研究人员利用低成本的塑料和印花纸坯做新型蛋白诊断基底,不仅能减少花销,还提高了传染病诊断的准确率。 近些年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人员在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早期准确诊断极为重要,对那些首要死亡原因是感染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其中一个实现早期诊断的方法就是发展简单的生物医药检测装置。 而作为检测装置,我们需要它具有环境稳定性、可随意处理、花销较小的特点。目前的生物检测装置要么由玻璃制作,要么是非常昂贵的金属基底,这给诊断和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和运输带来了麻烦。 为解决基底昂贵的问题,韩国先进科技[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dbxpdjj_1.html
美科学家将对人类基因编辑工作制定指导方针
上个月,中国科学家率先对人类胚胎基因组进行了首次编辑。很快,科学界就对此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医学研究院表示,他们将发起倡议,以便为人类基因编辑工作制定指导方针。由于伦理方面的问题,大家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激辩很久。尽管上个月的实验并不涉及活产(只能算是“部分成功”),但与这项技术相关的问题仍然存在。 目前争议的焦点在于“未来某天该技术是否可用于编辑疾病”?或“在出生前即确定一个人的特质&rdqu[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mdjkxjjdrljybjgzzdzd_1.html
科学家发现导致自身免疫<font color='red'>疾病</font>关键基因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一个基因能够调节T细胞选择过程,为了解免疫系统如何错误识别自身组织作为攻击目标提供了深入见解。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mmunity。 Clec16a是一个与多种自身免疫紊乱有关的基因,其中包括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乳糜泻,克罗恩病,青铜色皮肤病,原发 性胆汁性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以及非瘢痕性脱发,虽然有遗传学证据表明Clec16a对于自身免疫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基因与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广泛性联系仍未建立。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构建了Cle[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kxjfxdzzsmyjbgjjy_1.html
老年痴呆靶向性疗法新希望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确定了一种存在于大脑斑块细纤维中的特殊分子结构,该分子结构或是阿尔兹海默氏症发病的标志,这种分子名为β淀粉样蛋白-42,其对神经细胞具有毒性,而且被认为可以刺激疾病的级联反应。 理解纤维中β淀粉样蛋白-42的氨基酸长链形式的物质结构,对于揭示β淀粉样蛋白如何进行不正确地折叠以及在大脑中积聚形成毒性斑块非常重要。研究者Yoshita[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lncdbxxlfxxw_1.html
蛋白质修饰研究现状与未来
蛋白质的修饰与降解,和生命活动以及各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这一领域已成为全球生物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磷酸化修饰、乙酰化修饰、泛素化修饰、亚硝基化修饰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装备,对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的正确的修饰对于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从而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循环。 在很长时间内蛋白质修饰与降解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由于对蛋白修饰重要性的重新定位,导致了疾病相关的蛋白修饰蛋白组学研究的迅速崛起,可以预期在未来的3-5年时间内国际上将会产生大量的疾病相关的蛋白修饰谱蛋白组研究成[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dbzxsyjxzywl_1.html
卫生体系暴管理漏洞 进口药当疫苗用了8年
一款意大利生产的进口药物,却被纳入中国疫苗体系长达8年时间,推荐给无数孩子接种。这起疫苗医疗界的“丑闻”,直接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管理漏洞。 2012年8月,“兰菌净”被沈阳市大东区一家医院的防疫保健科作为“二类疫苗”推荐给家长们。沈阳市民李菲(化名)发现儿子三年前接种的所谓二类疫苗“兰菌净”,实际上是一款进口药。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局长于竞进在《中国疾控工作进展(2015)报告》发[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wstxbglldjkydymyl8n_1.html
线粒体移植的替代方案
线粒体是密切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细胞器,无论是细胞的成活(氧化磷酸化)和细胞死亡(凋亡)均与线粒体功能有关,特别是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异常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流行的观点认为,线粒体在进化史上是一种细菌,被其他细胞捕获吞噬后变成一个细胞器。线粒体具有产生能量物质ATP的能力,也拥有自己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基因,当然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失去部分基因,需要依靠细胞核的基因协助编码一些功能蛋白。例如人类的线粒体只有37个基因。[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xltyzdtdfa_1.html
姜黄根对健康有哪些好处
近日,来自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表示,一种在姜黄根中发现的化合物—姜黄素可以有效治疗大多数癌症及其它炎性诱发的疾病。这篇综述文章分析了过去的许多临床试验,相关临床研究都利用姜黄素来治疗癌症患者,并且发现姜黄素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安全有效的分子。 研究者Gautam Sethi表示,包括癌症在内的大多数疾病都是由多种基因的异常调节所引起的,因此为了治疗癌症就需要多重靶向作用制剂,而并不像过去仅仅使用单一的癌症靶向制剂。多重靶向制剂就是可以靶向作用多种失控的致癌级联信号,而同[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jhgdjkynxhc_1.html
中国科学家发现ERK促进胰腺癌发展新机制
近日,来自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Cell Research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磷酸激酶ERK能够对FBW7进行磷酸化促进其降解,这一过程影响了FBW7发挥其肿瘤抑制因子功能,促进了胰腺癌发生。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可怕疾病,其5年生存率不到5%,是所有癌症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检测方法以及该种癌症初次诊断后的高转移率,只有15%~20%的病人能够进行切除手术。因此,提高临床治疗的实践性迫在眉睫,同时需要对PDAC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zgkxjfxerkcjyxafzxjz_1.html
基因测序或成下一个百亿美金市场
医疗健康行业将被重新定义,未来个性化诊断将成为新常态。 未来的医疗发展之路,会从现在粗矿的、单一的、依赖于单个医生,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走向变成更加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依赖大数据分析的以预防疾病为宗旨的新型模式,所有的变革和颠覆都离不开革命性的技术:二代基因测序。 二代基因测序行业是目前增长最快的基因学研究扳块,五年后接近百亿美金市场根据Markets&Markets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二代基因测序的全球市场为25亿关金,预计2020年将达到87亿美金,复合增长率23%,二代基因测序是基因学领域[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jycxhcxygbymjsc_1.html
深度解析,自身免疫<font color='red'>疾病</font>药物探索进展
吡啉相关周期热综合征(CAPS)是一类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病因是调控先天免疫反应的重要原件-炎症小体-一个蛋白质成分NLRP3发生了获得性病变。不仅如此,NLRP3的突变对于2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阿兹海默症,痛风,动脉粥样硬化等复杂的疾病也有负面的影响。 大约在十年之前,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类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调节元件被科学家们鉴定出来。这个蛋白质复合体由NOD Like Receptor家族蛋白NLRP3,接口蛋白ASC以及caspase1三类蛋白组成,主要在髓系淋巴细胞中发挥功能。NLRP3炎症[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sdjxzsmyjbywtsjz_1.html
干细胞商业化成功的背后故事
上个月是再生医学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世界上第一个合法的干细胞商业化成功,这种细胞是从脐带中采集的,欧盟授权Holoclar可用这种细胞治疗角膜烧伤致盲患者。让人吃惊的是,这个细胞被成功上市的来自一家意大利的小实验室。意大利对生命科学的支持力度比较小,在意大利干细胞治疗也曾经因为Stamina基金会治疗多种疾病的非法市场化闹地沸沸扬扬,而且引起了国际干细胞领域的关注。这次成功主要来自摩德纳大学再生医学中心研究团队主任GraziellaPellegrini教授,她和同事克服了许多困难,将干细胞治疗成功推向市场。 该小[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gxbsyhcgdbhgs_1.html
首例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活体检测技术
来自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中央医院的研究者们发现来自AD或PD的患者的活体皮肤样本中的tau蛋白以及α-Syn蛋白的含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sllncdzpjszhtjcjs_1.html
FDA批准下一代测序基因检测技术
2月19日,美国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23 and me"公司发明的,对引起"布鲁姆综合征"(一种可能导致身材矮小并伴随高发性癌症的疾病)的主效基因进行检测手段。 这一检测手段主要针对准备生育的人群。如果双亲这一基因都具有"BLMAsh"表型的话,子女就会出现这一症状。一般情况下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然而,当双亲均为德裔犹太人时,概率上升至1/50000。这一件测手段被认为属于一种携带者监测,用于检测是否双亲携带这一遗传特征。 这一批准的突破性[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fdapzxydcxjyjcjs_1.html
历经70年,为何我们无法造出持续有效的流感疫苗?
今年的流感疫情非常严峻。从去年秋天至今,已经有数千美国人死于流感,其中包括56名儿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已经发布了流感预警,而现在我们才刚刚进入二月,也就是流感疫情通常会集中爆发的月份。 流感疫情如此严重的部分原因是,今年的流感疫苗注射效果是近十年来最弱的一次。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今年的流感疫情为什么如此早地就达到流行病级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今年的流感疫苗有效率只有23%,远低于往年50%到60%的水平。 流感疫苗并不是一项高新技术,早在1935年,人类就测试了第一支流感疫苗。仅仅7年后,也就是19[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lj70nwhwmwfzccxyxdlg_1.html
记录总数:577 | 页数:39  <...30313233343536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