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生物
欢迎访问西宝生物科研产品官网 !

西宝生物

西宝生物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优选的综合服务商

全国服务热线:400-021-8158

24小时短信服务: 13917439331

您是否在搜:核酸室温保存 | 二噁英检测 | 食品安全 | 玛卡提取物 | 维生素K2 | 修饰性PEG | 岩藻糖

西宝生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站搜索 » 搜 索:病毒
Nature 最新研究:硬核预防HIV,艾滋病还会是“不治之症”吗?
近日,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团队在 Nautre 子刊发表了题目为 Antibody-based CCR5 blockade protects Macaques from mucosal SHIV transmission 的文章。其研究显示,人源化CCR5单克隆抗体 Leronlimab 能够有效预防恒河猴等非灵长类动物感染猿/人HIV病毒,这一研究成果将为人类预防HIV病毒感染提供新的临床治疗途径。[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zxyjyhyfhivazb_1.html
世界上最恐怖的蚊子遇上神奇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能否终结疟疾?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 Optimized CRISPR tools and site-directed transgenesis towards gene drive development in Culex quinquefasciatus mosquitoes的文章,研究人员专为蚊子开发了一种Cas9/guide-RNA 表达“质粒工具包”,以遏制“病媒”蚊子传播病毒的能力。[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sjszkbdwzyssqdcrispr_1.html
首次针对印度突变株活<font color='red'>病毒</font>的疫苗中和活性研究公布
5月10日,又有一个重要的印度突变株B.1.617的重要数据预印本数据被公布。美国Emory大学的Mehul Suthar组在bioRxiv上传了一个重要数据,第一次用印度突变株B.1.617的活病毒的中和试验FRNT50评估了康复者血清,mRNA-1273和BNT162b2接种者血清的中和活性。[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ydxgzhB.1.617_1.html
新冠疫苗究竟管用多久?Science发文揭示:可能受年龄和组织中B细胞记忆的差异影响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Scott D. Boyd研究组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最新进展,题为“Shared B cell memory to coronaviruses and other pathogens varies in human age groups and tissues”,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参考。研究人员发现,冠状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共享的B细胞记忆在人类年龄组别和组织中有所不同。[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xgymjjgydjsciencefwj_1.html
高纯度人血清白蛋白,不负众望 脱颖而出
西宝生物提供的rHSA(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货号:188267),是利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平台和纯化平台研发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不含有动物源成分,杜绝血液源的病毒感染风险。[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rxqbdb_1.html
又一国产新冠试剂盒出海成功,万泰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通过德国BfArM批准上市!
4月19日,深圳万泰生物(Watmind)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WANTAI SARS-CoV-2 Ag Rapid Test(Colloidal Gold)已获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机构(Bundesinstitut für Arzneimittel und Medizinprodukte,BfArM)批准上市。[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yygcxgsjhchcgwtswxgk_1.html
Nature子刊揭示:为何抗癌药在人体试验中总以失败告终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生物医学信息学院和麦戈文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发现小鼠PDX模型可能由于被病毒感染而影响临床前的药物评估,使许多能够在小鼠模型中消灭肿瘤细胞的抗癌药物无法在人体试验中起作用。[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zkjswhkayzrtsy_1.html
世卫新冠溯源报告发布!<font color='red'>病毒</font>“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人类“极不可能”,“比较可能”或“非常可能”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类,“可能”或“比较可能”由动物直接引入人类,也“可能”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类。[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swxgsybgfbbdjbkntgsy_1.html
又一COVID-19潜在药物有望上市,GSK/Vir提交单抗VIR-7831紧急使用授权申请
一项发表在国际期刊《bioRxiv》上的研究指出,与其他单克隆抗体相比,VIR-7831 可与 SARS-CoV-2 棘状蛋白(spike protein)的高度保守表位结合,有效对抗英国、南非和巴西的新冠病毒(SARS-CoV-2)变异体,避免机体产生耐药性[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yycovid19qzywywssgsk_1.html
【Nature】人类可能无法实现针对COVID-19的群体免疫
就目前新冠疫情发展看,要终止COVID-19,只有一条途径: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即通过疫苗接种使足够高比例获得对新冠病毒免疫力的人群,来隔断病毒的传播。实际上,由于接种意愿、变异株及儿童疫苗的延迟等因素,不太可能达到群体免疫。[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rlknwfsxzdcovi_1.html
Science:新冠突变毒株可能逃避中和抗体治疗,包括再生元和礼来的产品
1月25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哈佛医学院布莱格姆妇女医院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共同发布了一项题为“Prospective mapping of viral mutations that escape antibodies used to treat COVID-19”的研究报告。文中绘制了“逃避”现有的主要临床抗体药物的病毒突变图谱,涵盖再生元的两款抗体药物以及礼来的一款抗体药物,表明这些药物可能对SARS-CoV-2发生的一些突变无效。[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sciencexgtbdzkntbzhk_1.html
好消息!Nature发文:面对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突变,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应对进化!
近日,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antibody immunity to SARS-CoV-2的研究成果,发现患者在感染SARS-CoV-2后6.2个月间,虽然体液中中和活性抗体明显降低,但记忆B细胞在不断进化产生体细胞超突变,表达出了具有增强效力和对RBD突变的抵抗力的抗体,体液免疫一直在持续发展。[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hxxnaturefwmdxgbdtbr_1.html
Viruses揭示: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可藏匿于小鼠大脑,或能解释COVID-19患者康复后病情复发之谜
近日, Viruses发表了一篇题为Neuroinvasion and Encephalitis Following Intranasal Inoculation of SARS-CoV-2 in K18-hACE2 Mice的文章,发现SARS-CoV-2鼻内感染K18-hACE2小鼠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virusesjsxgbdkcnyxsd_1.html
重磅!神刊CA公布2021年癌症统计数据,死亡率狂降31%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是美国第二大死亡原因。2020年,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受到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的阻碍。由于医疗机构关闭而导致就医机会减少、诊断和治疗延迟等,可能导致癌症发病率短期下降,进而导致晚期疾病上升,最终导致死亡率增加。2021年1月12日,神刊" CA "发布了2021年癌症统计报告,对美国新增癌症病例、死亡人数、发病趋势以及生存率进行汇总统计。[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zbskcagb2021naztjsjs_1.html
Science子刊:利用智能手机超灵敏定量检测唾液中的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一种基于唾液的便携式智能手机平台为COVID-19测试提供了一种超灵敏但易于使用的方法,它可以在15分钟内给出测试结果,而无需进行当前金标准所需的资源密集型实验室测试。该方法在12名COVID-19感染者和6名健康对照者中进行了测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2月1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smartphone-read ultrasensitive and quantitative saliva test for COVID-19”。论文通讯作者为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的Tony Y. Hu博士。[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sciencezklyznsjclmdl_1.html
记录总数:408 | 页数:28  <...10111213141516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