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宝生物
欢迎访问西宝生物科研产品官网 !

西宝生物

西宝生物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优选的综合服务商

全国服务热线:400-021-8158

24小时短信服务: 13917439331

您是否在搜:核酸室温保存 | 二噁英检测 | 食品安全 | 玛卡提取物 | 维生素K2 | 修饰性PEG | 岩藻糖

西宝生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站搜索 » 搜 索:病毒
中国科学家联合报道: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RNA不具备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能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团队联合在Protein&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文章,揭示了SARS-CoV-2 RNA不具备整合进宿主基因组的能力。[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zgkxjlhbdxgbdrnabjbz_1.html
高度警惕!一旦感染德尔塔,突破性病例与普通病例竟无差别,<font color='red'>病毒</font>载量相似,传播性也相似!
由于新冠变异毒株delta的突刺蛋白变异程度相当大,其传播力堪比水痘,并且会降低当前疫苗抗体的有效性,因此一些地区出现了“突破性病例”,基于此,公众纷纷提出质疑,疫苗能否降低突破性感染病例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并限制delta的传播能力呢?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领衔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这个疑问进行了解释,研究指出无论你是否接种疫苗,在感染delta后,体内的病毒载量均相似,并且突破性感染病例患者同样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gdjtydgrdettpxblyptb_1.html
感染318天,体内变异40次!最长COVID-19病例揭示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的“超级进化史”
近日,俄罗斯Smorodintsev流感研究所及Skoltech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共同在预印本平台《Research Square》发表了一篇题文章,通过对一名感染SARS-CoV-2长达318 天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病毒突变以逃避细胞免疫的机制。[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gr318ttnby40czccovid_1.html
南京新冠感染者多为疫苗接种者,两大顶刊揭示:为何疫苗防不住<font color='red'>病毒</font>?
来自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在NEJM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通过对以色列最大医疗中心内接种了辉瑞mRNA疫苗的医护人员感染SARS-CoV-2的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疫苗难以帮助部分人群抵御病毒的原因。文章指出,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可能是预测接种者是否会感染SARS-CoV-2的“风向标”。那些具有更低水平抗病毒抗体的人,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更大。[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jxggrzdwymjzzlddkjs_1.html
Nature子刊重磅!新冠康复者可在12个月内持续对抗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感染
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张欣欣教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Twelve-month specific IgG response to SARS-CoV-2 receptor-bindingdomain among COVID-19 convalescent plasma donors in Wuhan”的研究,率先揭示了中国武汉地区感染新冠病毒后康复患者可在12个月内持续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zkzbxgkfzkz12g_1.html
Cell发布全球城市微生物组图谱,你的住所信息可能就藏在鞋子上
近日,来自美国康奈尔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 global metagenomic map of urban microbiome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在三年内收集了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60个城市的近5,000个样本,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发现了10928种病毒和748种细菌,绘制了全球的城市微生物图谱,并发现了其城市分布特征。[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cellfbqqcswswztpndzs_1.html
Nature子刊: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font color='red'>病毒</font>和癌细胞,两强相遇谁会“阵亡”?
近日,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与溶瘤病毒免疫治疗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联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该研究找到了病毒进入癌细胞的大门“层粘连蛋白”,并阐明了H-1细小病毒(H-1PV)是如何附着并偷袭癌细胞使肿瘤裂解和死亡的。[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zkwxrljkdldssb_1.html
那些感染新冠的孩子怎么样了?中国科学家揭示新冠<font color='red'>病毒</font>与儿童体内微生物菌群关系
来自复旦大学、中科院与云南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在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上发表了文章,研究了COVID-19患儿呼吸道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从而揭示了新冠病毒对康复儿童的后续影响。胃肠道系统、凝血调节、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总体身体健康状况等。[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xgrxgdhzzmylzgkxjjs_1.html
Nature 最新研究:硬核预防HIV,艾滋病还会是“不治之症”吗?
近日,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研究团队在 Nautre 子刊发表了题目为 Antibody-based CCR5 blockade protects Macaques from mucosal SHIV transmission 的文章。其研究显示,人源化CCR5单克隆抗体 Leronlimab 能够有效预防恒河猴等非灵长类动物感染猿/人HIV病毒,这一研究成果将为人类预防HIV病毒感染提供新的临床治疗途径。[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zxyjyhyfhivazb_1.html
世界上最恐怖的蚊子遇上神奇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能否终结疟疾?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 Optimized CRISPR tools and site-directed transgenesis towards gene drive development in Culex quinquefasciatus mosquitoes的文章,研究人员专为蚊子开发了一种Cas9/guide-RNA 表达“质粒工具包”,以遏制“病媒”蚊子传播病毒的能力。[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sjszkbdwzyssqdcrispr_1.html
首次针对印度突变株活<font color='red'>病毒</font>的疫苗中和活性研究公布
5月10日,又有一个重要的印度突变株B.1.617的重要数据预印本数据被公布。美国Emory大学的Mehul Suthar组在bioRxiv上传了一个重要数据,第一次用印度突变株B.1.617的活病毒的中和试验FRNT50评估了康复者血清,mRNA-1273和BNT162b2接种者血清的中和活性。[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ydxgzhB.1.617_1.html
新冠疫苗究竟管用多久?Science发文揭示:可能受年龄和组织中B细胞记忆的差异影响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Scott D. Boyd研究组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最新进展,题为“Shared B cell memory to coronaviruses and other pathogens varies in human age groups and tissues”,为这些问题提供了参考。研究人员发现,冠状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共享的B细胞记忆在人类年龄组别和组织中有所不同。[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xgymjjgydjsciencefwj_1.html
高纯度人血清白蛋白,不负众望 脱颖而出
西宝生物提供的rHSA(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货号:188267),是利用水稻胚乳细胞表达平台和纯化平台研发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不含有动物源成分,杜绝血液源的病毒感染风险。[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rxqbdb_1.html
又一国产新冠试剂盒出海成功,万泰生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通过德国BfArM批准上市!
4月19日,深圳万泰生物(Watmind)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WANTAI SARS-CoV-2 Ag Rapid Test(Colloidal Gold)已获德国联邦药品和医疗器械机构(Bundesinstitut für Arzneimittel und Medizinprodukte,BfArM)批准上市。[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yygcxgsjhchcgwtswxgk_1.html
Nature子刊揭示:为何抗癌药在人体试验中总以失败告终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生物医学信息学院和麦戈文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发现小鼠PDX模型可能由于被病毒感染而影响临床前的药物评估,使许多能够在小鼠模型中消灭肿瘤细胞的抗癌药物无法在人体试验中起作用。[查看]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zkjswhkayzrtsy_1.html
记录总数:416 | 页数:28  <...10111213141516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