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年6月1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与Wellcome-MRC剑桥干细胞研究所联合在Nature发表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人类造血干细胞随机体衰老的改变,指出70岁后人类造血功能急速下降或是由“血液干细胞中缓慢积累的遗传突变”造成,这一新理论为治疗衰老相关疾病及减慢衰老进程提供了新的见解。[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rsqsglxdmmylzz_1.html
-
- 最近的研究表明,高度突变的Omicron变体可以逃避大多数来自恢复期患者或完全接种疫苗个体的抗体。令人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接种两剂科兴灭活疫苗的中国人群中,没有或检测不到针对Omicron的中和抗体。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BNT162b2在滴度和针对Omicron的保护方面显著优于同源加强剂量。然而,这种编码SARS-CoV-2完整S蛋白的商业mRNA疫苗在中国大陆尚不可用。编码SARS-CoV-2 S蛋白受体结合域的“中国制造”mRNA候选疫苗AWcorna正在多中心III期试验的最后阶段进行测试。[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zjdsgrtnwyxktgcxgmrn_1.html
-
- 近日,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团队相继在美国24个州和加拿大6个省份,发现数百只感染新冠病毒的北美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科学家们试图了解新冠病毒是如何进入鹿体内的,在鹿群之间传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以及可能为其他野生动物和人类带来什么风险。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在鹿中传播的变异,与在附近人类中传播的变异一致,新冠病毒在野外可能已经通过改变突变,探索新的进化途径。[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bhsdysdwcbzlxg_1.html
-
- 一项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图1)就曾报道过身高和癌症二者之间的关联。身高增加意味着存在更多细胞发生分裂和突变的风险,且人体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与身高相关的遗传成分等也会影响到患癌风险。不过,细胞分裂仍然是身高增加影响患癌风险的主要原因。[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hfyjfxwlnngzyghafxjy_1.html
-
- 《Nature》杂志2月9日出版的研究揭示了一类被称为聚集体细胞突变的突变——聚集意味着它们在细胞基因组的特定区域聚集在一起,而体细胞意味着它们不是遗传的,而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引起的,比如衰老或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sszazdtbrdtp_1.html
-
- 随着对RNA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非编码RNA的突变或表达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ncRNA 可以按照不同长度上来划分,例如长度大于200nt的ncRNA被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而长度低于50nt的则被称为 small RNA,包括我们熟悉的miRNA。[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bzbljdnaplsdfbmrnalb_1.html
-
- Kostrikis表示Deltacron结合了Delta和Omicron的基因,可能来自同时感染Delta和Omicron的患者。该项研究的25个突变样本采集自塞浦路斯,其中11个样本采集自住院新冠患者,14个样本采集自普通感染人群。相较而言,住院患者样本的突变频率更高,这可能意味着 Deltacron 与住院治疗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Deltacron的致病性和传染性需要引起重视。此外,针对Deltacron的研究数据已于1月7号提交给GISAID全球数据库。[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deltahomicrondhxedel_1.html
-
- 治疗抵抗/耐药是肿瘤临床治疗面临的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耐药机制的发生通常涉及到细胞代谢、增殖和氧化还原状态等多种与肿瘤生存相关的信号通路,使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在内的手段大大受限。一些原本敏感的肿瘤在靶向治疗一段时间后也可能因为发生新的突变而产生耐药。因此,人们试图寻找出不同癌症靶点的共有的“弱点”并开发一种针对该“弱点”的单一治疗方法,从而克服肿瘤治疗的抵抗。[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ngzlbxbdqtzmkxjhzfxk_1.html
-
- 2021年11月2日,以色列研究者在Nat Med发表了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研究,结果显示:完全接种BNT162b2及加强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Delta突变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但加强接种后,接种者的Ct值再次增高。[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rhjzxgymcnjdbdzlhdgh_1.html
-
- 在我们体内,每天潜伏着数千个因DNA错误而发生突变的细胞,它们都存在着最终致癌的可能性。现有理论认为,癌症是由两种类型的基因突变导致,分别是原癌基因的突变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但是,并不是所有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癌症,以身上的痣为例,基因突变会导致痣的癌变从而形成黑色素瘤,可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痣永远不会发生癌变,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解开导致这一差异性的原因,这一难题也终于在最近得到了攻克。[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gxjkssciencejswsmntn_1.html
-
- 此前,有相关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为每两周变异一次,然而近日,来自巴斯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科研团队发表于《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的一篇题为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purifying selection on SARS-CoV-2的新研究似乎又让人心凉了一截。[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zjxgbdhyztbycbysdbcq_1.html
-
- 近日,美国范安德尔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发现,促进黑色素瘤产生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源自于阳光推动下DNA的化学转化,而不是DNA复制错误。该研究结果颠覆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黑色素瘤潜在致病机制的认知,强化了提前预防癌症的重要性,并为调查其他癌症的起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6cryzllmwyxjgldwjdzz_1.html
-
- 近日,俄罗斯Smorodintsev流感研究所及Skoltech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共同在预印本平台《Research Square》发表了一篇题文章,通过对一名感染SARS-CoV-2长达318 天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病毒突变以逃避细胞免疫的机制。[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gr318ttnby40czccovid_1.html
-
- 近日,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发现了一种靶向“RAS”突变蛋白的新方法,他们在RAS表面发现了一个“裂缝”,可以用来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naturezksdbkcybdgkcm_1.html
-
- Mirati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国FDA已经授予该公司开发的KRAS G12C抑制剂adagrasib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经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查看]
- http://cxbio.com/Article/krasyzjadagrasibhfda_1.html
相关搜索
西宝生物资讯
-
iScience首次揭开了微生物黏液的秘密
-
西宝生物企业营业执照
-
西宝生物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
西宝生物 laysan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Ludger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Reagecon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富士 - 和光纯药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Fortis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环凯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企业系统建设优秀单位
-
西宝生物 中国制造网认证供应商
-
西宝生物 Lumiprobe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Elicityl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LKT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2A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
西宝生物 BioVendor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Bioporto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BioAssay - 代理证书
-
西宝生物 Jackson Immuno Research - 代理证书